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談企業風險管理

擁有20億用戶的Facebook近日捲入了史上最大個人信息洩露風波。

美國和歐洲國家甚至因此將展開相關調查,若情節嚴重,Facebook或許會面臨被罰款或者其他懲罰。

Facebook栽了大跟頭

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談企業風險管理

3月17日有媒體報道,一家名為劍橋分析英國公司,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違規獲取Facebook上5000萬名用戶個人信息數據受此影響,Facebook股價19日出現了五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6.8%,20日再跌2.56%,抹平該公司今年以來的全部漲幅,Facebook兩日市值蒸發500億美元。與此同時,Twitter、Snap、chat等社交媒體公司股票,也被殃及大跌。

將面臨2萬億美元罰款

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談企業風險管理

3月19日,Facebook宣佈聘請專業公司對劍橋分析的所作所為展開調查同時禁止劍橋分析及其母公司使用Facebook的任何數據。Facebook還宣佈,劍橋分析曾表示用戶數據已經銷燬,但Facebook接到的其他報告表明,這些被濫用的用戶數據並未被銷燬。“如果這些數據依然存在,則構成了對Facebook政策的嚴重違反,也違背了這些機構過去的承諾。”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The U.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正在針對Facebook是否違反了2011年的和解令開展調查。該媒體引用喬治敦法學院Vladeck教授稱,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可判處4萬美元罰款。這意味著,如果事實確如媒體所言,5000萬用戶的數據被洩露將使Facebook面臨2萬億美元的罰款。

這相當於其3月20日收盤後市值的4倍。

受該醜聞影響,扎克伯格財富蒸發超80億美元而在醜聞曝光5天后,臉書公司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21日終於打破沉默,

他在臉書個人賬號上承認“我們錯了”,遲緩的反應顯示扎克伯格危機公關意識的薄弱。


風險管理,基業長青的基礎

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談企業風險管理

Facebook事件更深層次上的意義,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問題,

有沒有識別這樣的風險,有沒有就重大的風險做一些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有沒有進行演練和及時的更新。

一個企業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必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如決策管理風險、政策法規風險、制度缺陷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在風險面前,企業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可以通過建立內控體系來防範和化解風險。

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談企業風險管理

但,企業最大的風險在於對風險的無知和無視,對已知的風險企業一定有相應的控制措施,而對未知的風險,往往是防不勝防。企業常常發現不了自己存在的風險,一是由於外部時刻在變化的複雜環境造成的,另一原因是隻緣身在此山中。不知道風險在哪兒,當然不可能建立應對風險的控制措施了。

銳濱商調——重大事件預警及風控服務,通過對企業整體內外部的調查,發現潛在風險及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提前做好預警和風控措施,助力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締造企業長青基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