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嚴禁“拼孩子” 確保入學機會公平

除進行健康檢查外,幼兒入園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試或測查;嚴格按照小學起始年級不超過45人、中學起始年級不超過50人標準招生;嚴禁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 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的筆試、面試、面談、考察等方式選拔學生或把競賽成績、考級證明、培訓經歷等作為入學門檻;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又到一年招生季,有關孩子上學的點點滴滴,一直牽動著家長最敏感的神經。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入學入園工作的通知》,就規範幼兒園招生、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要求、規範完善普通高中考試招生、統籌保障特殊群體入學入園等工作作出部署,進一步解決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入園難入園貴?山東要這樣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省繼續將幼兒園招生工作統籌納入基礎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範圍。一直以來,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面對城鎮化進程和“全面二孩”後可能產生的入園高峰,我們更要拿出啃“硬骨頭”的勇氣去發展學前教育。客觀而言,近年來,我省學前教育已取得長足發展,普及程度得到很大提高。2018年,我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0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74.57%。但這離解決“入園難”尤其是“入園貴”問題,仍有很大的差距。2018年5月,我省發佈了《關於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普惠率達到80%,每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000所以上,新增學位50萬個。

今年,《通知》再次將幼兒園招生工作統籌納入基礎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範圍,目的就是努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滿足人民群眾對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通知》還特別提出,招生熱點區域和熱點幼兒園,可探索電腦派位、隨機錄取等方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幼兒入園除進行健康檢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試或測查。幼兒園不得舉辦國學班、國際班、特長班等,不得對學齡前幼兒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拼孩子拼家長?“免試就近入學”要為此降溫!

如今,隨著升學壓力的不斷加劇,在一些地方,應試競爭已從小學階段下移到了學前階段。“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再窮不能窮教育”,很多家長都抱持著這樣的觀點。為了幼升小,家長們選擇學區房;為了幼升小,孩子們上各種早教補習班。小小年紀就要承受著如此嚴峻的競爭壓力,失去原本屬於他們的快樂時光,這樣的競爭讓人尤為痛心。

針對這種現象,《通知》也作出了回應。根據《義務教育法》和《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有關規定和教育部“推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工作要求,《通知》提出,按照“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總體目標,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學區範圍,保持各學區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大致均衡。小學一般採取登記入學,初中採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

義務教育的性質,決定了其必須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入學機會的公平,免試就近入學便是為了確保實現這一目標。但是,如果公辦學校嚴格執行免試入學政策,而民辦學校可以提前選拔優秀生源,實際上就是給了民辦學校招生“特權”。

《通知》規定,所有學校不得通過任何考試、擅自附加條件選拔新生入學,這裡提出的所有學校既包括公辦學校也包括民辦學校。不能通過考試、擅自附加條件選拔學生既包括不能組織統一筆試選拔學生也包括不能通過面試、談話、考察等變相考試方式來選拔學生,更不能把競賽成績、考級證明、培訓經歷等作為入學門檻。全面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既是落實法律法規和教育部政策的要求,也是切實減輕孩子們過重課外負擔的有效舉措。

(記者:劉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