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直言“幼教編制不好給”“留不住人”,3個部委當場迴應!

在12日召開的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政協副主席徐彬呼籲“推動老少邊窮島地區幼教師資隊伍建設”,他認為這麼做的意義不僅僅是辦好幼兒教育的問題,更關乎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徐彬列舉了老少邊窮島地區幼兒教育面臨的問題:首先是解決有幼兒園的問題,然後是在有的情況下要辦得起來,第三是如何辦得好。這三個問題是層層遞進的,上一步做不好、下一步便無從談起,而這其中的關鍵問題正是“師資問題”。

發言中,徐彬反映了在基層調研時瞭解到的情況:一是編制政策上下銜接的問題,“編制是縣一級控制,但是縣裡因為各方面都需要編制,認為上面沒有一個說法,幼教的編制就不好給”;二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特崗計劃”很得人心。基於此,徐彬提了兩點建議,即能否對老少邊窮島地區在幼教編制上給予一些傾斜政策;能否結合學前教育特點,出臺一個計劃,幫助老少邊窮島地區用購買服務方式解決教師留不住的問題……

徐彬的發言得到參會部委相關負責同志積極回應。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章澤說:“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在指導地方核定幼兒園編制的時候有明確的導向,老少邊窮島特殊地區優先保障。”他同時表示,下一步在工作中將採取措施進一步明確這個導向。

教育部副部長孫堯介紹說,“特崗計劃”是財政部和教育部聯合實施的,現在這個計劃確實在貧困地區很受歡迎。對於委員建議此計劃向幼兒教育延伸,他認為需要和相關部門“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試點往下推。”

“我們配合教育部積極研究往前推。”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進一步提出,“特崗老師還是本鄉本土的比較好,第一是下得去,最重要的是留得住,最後能轉到編制內留下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三者更好地結合。”

圍繞這一話題十幾分鐘的討論,就是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的“微鏡頭”,鼓舞了與會人員。不光如此,參會的不少委員也以家長的身份談了對幼教師資培養的切身感受。

不同的身份,相同的關心。與會人員的共識是,雖然現在我國幼教事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但解決好這些問題是一個漸進的、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群眾有辦好幼兒教育的強烈呼聲,社會各方面也給予支持,包括委員們的鼓與呼,各方正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