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治融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乡村治理|关于“三治融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导言

“三治融合”这一主题如今是乡村治理的“热词”,在被写入十九大报告后,成为乡村建设的一条新路。然而三治融合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才算是“三治融合”,这些都是困扰很多地方的基础性问题。

作为“三治融合”的发源地,嘉兴市于2018年9月发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对“三治融合”具体内涵、治理主体、建设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有助于对“三治融合”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三治融合

自治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有序参与社会事务的一种治理方式。

法治

严格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公民依法行事、社会依法运行的一种治理方式。

德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榜样示范、礼仪教化、道德评议等,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的一种治理方式。

在党委、政府主导下,基层以法治、德治为手段,提升自治水平。以自治推进法治、践行德治,以法治规范自治、保障德治,以德治引领自治、促进法治,实现民意、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三治融合”三大治理主体

基层党组织

坚持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治理工作,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管理职能与工作要求。

1、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依托网格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每个网格至少有一名党员网格员。

3、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4、培育和选树政治强、能带富、善治理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5、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动社会组织承担适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事务。

6、应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基层群众自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主导作用,提出网格化管理、排查化解矛盾等方法和要求。

1、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的自治主导作用。

2、村(社区)应进行网格化管理,将区域内所有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和服务事项纳入网格。网格内配备网格长和若干名专兼职网格员,全面负责网格内基本信息采集、民生需求反映、问题隐患排摸等事项。

3、应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成功率98%以上。

4、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承接上级政府职能转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的衔接互动。

基层社会组织

明确培育和发展各类基层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事项的要求。

1、培育和发展各类基层社会组织,重点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文体类、公益慈善类、环境保护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基层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

2、主动承接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事项,开展居家养老、环境保护、慈善帮困等方面服务型、公益性、互助性的活动。

自治、法治、德治三大体系的建设要求

一是建立基层民主、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自治建设体系,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二是建立组织学法、引导用法、带动守法的法治建设体系,实现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是建立以规立德、以文养德、以评树德的德治建设体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乡村治理|关于“三治融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该标准中的特色:“评价指标体系

为便于基层实践,推动“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创建,嘉兴在该标准中明确“三治融合”村(社区)评定要求,合理设置评分标准,以村(社区)评定检验“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成效。

嘉兴市“三治融合”村(社区)评分标准及细则

乡村治理|关于“三治融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乡村治理|关于“三治融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乡村治理|关于“三治融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乡村治理|关于“三治融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end-

拿下形式主义“紧箍咒” 释放实干兴业“洪荒力”——摒弃形式主义,从给基层减负做起

“三治融合”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城市致命危险中的生存法则》:守护生命的安全指南

【陈里看两会】如何把控“人才争夺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陈里看两会】新时期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以实现乡村振兴

【陈里看两会】深度贫困地区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之路

天网、天算、天智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后 更需要......

万州公交坠江后,公共安全治理的反思

社会管理创新要靠什么?(上)

社会管理创新要靠什么?(下)

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网络治理

农地入股,让农民掌握资本释放农业生产力

提升精准扶贫获得感,互联网别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