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聞道國學風欲起 易學起落幾多秋

中華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很多人在買房的時候喜歡買低層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接地氣”!甚至很多人都認為住高層的朋友因為遠離地氣,所以平均壽命要低於住低層的朋友。那麼地氣到底是什麼呢?如果要把地氣的概念說清楚,還要從我們最常說的一個詞——“天氣”來說起!

“天氣”這個詞我們幾乎天天都在說,意思似乎也很直白,不就是指“每天隨時都在變化著的大氣狀態”嗎?颳風、下雨、升溫、降溫等等都叫天氣。可今天我們要說的天氣遠遠不止風雨雷電等等這些天氣現象!

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一個了公式,物體的能量和它的質量成正比。也就是說對我們起作用的萬物,誰的質量大,誰的影響力就越大。那麼萬物中誰的質量大呢?

不言而喻,宇宙中一切的星球天體的質量最大,因此這是對我們人類影響最大的磁場。古人把宇宙稱之為“天”,那麼宇宙能量就是“天氣”

其次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質量也很大,我們最直觀的地球作用就是地球的引力,我們飛不起來的原因就是被地球的磁力所束縛。古人把地球稱之為“地”,那麼地球的能量就叫做“地氣”

“天氣”就是宇宙能量場!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古人明白“天氣”代表了上天的能量場,這種“氣場”的力量來源是宇宙中的日月星辰,但如何定義它,只給出了一個大致的定義,即“布行於天的陽氣”

我們的古聖先賢們在長期觀察宇宙大自然的過程中,也漸漸發現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感知到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非人力可以轉移,卻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生產活動、起居飲食乃至身體健康等有著極大的影響,古人將之命名為“氣”

這個“氣”字已經完全融合進入我們中華文明的方方面面,老祖宗構造了很多和“氣”字組合在一起的詞彙。中醫上常用的有脾氣、胃氣、肝氣、腎氣,氣血等詞,道家與武術家用元氣、精氣、先天之氣、氣脈等詞,風水的核心也是這個“氣”,風水學的鼻祖郭璞對風水的定義就是“人要居住在氣旺的地方,而且氣遇風則散、界水則止”

等等。

如果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古人所言這個“氣”字,其實就是磁場。按照現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宇宙間一切物質,從本質上都是磁場,因為只要微觀到量子層面,萬物都是振動的波而已。磁場學有兩個基本核心:第一是磁場之間相互作用,也就是說作為磁場一種的“人”,必然會受到外界一切物質的影響。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天人合一就是講人生天地之間,一切生命活動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既離不開天氣,更離不開地氣,這也就是古人說的“天人相應”原理。

人與自然界(含天氣與地氣)的關係具有三個特徵:

1、相互感應

2、相互反應

3、相互映射

也就是說人體是個小宇宙,他與外界的大宇宙之間,可以相互感應,也可以相互反應,也可以相互映射。例如在中醫里人體肝就與“天氣”中的春季、地氣中的“東方”相互感應。我們都知道,一般肝病都爆發於春季,中國近代幾次大的的肝炎流行,都集中在中國東部江浙地區。 

“天人相應”原理是預測學、中醫學、養生學乃至中華文明的最核心觀念,它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最隱秘的作用關係。通過這種關係,不但能讓我們強身健體、遠離疾病,還能讓我們在最有利的時間開展各種生產活動,更能推演出一個人乃至一件事的命運發展趨勢。

不過古人對於“天氣”的變化運行規律,卻摸索總結搞得很明白。古人用了十個字來詳細表述不同性質、不同特徵的“天之氣場”,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十個”天干“,也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我們一般人對於十個天干的瞭解,一般來源於年曆或歷史事件。例如每年的年曆中都會寫著“農曆XX年”,去年是“農曆癸巳”年,今年是“甲午”年;歷史事件如“戊戌變法”、“庚子賠款”等等。似乎天干的作用就是古人用來表示時間的。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喜歡易經的朋友可能知道的更多一點,也就是一個人的八字會用到天干,例如出生於2014年6月13日18時30分的人,八字會表述為“甲午庚午 乙卯 乙酉”。大家都知道八字能算命,能從一個人出生的時間預測出這個人一生的命運,但為什麼卻搞不清楚。

古人用天干來詳細表述宇宙能量場,並發現能量場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它外在的體現就是四季變化、寒來暑往,因此天干也自然用來表示“時間”的遷移。西方的紀時紀年方法除了表述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外,毫無意義,但中國的干支紀年法,卻記錄下來這個時間點的宇宙能量(即天氣)與地球能量(即地氣,下邊會講到)。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例如“2014年6月13日18時30分”這個時間點,代表宇宙中有很強的陽木與陰木之氣(這是古人對氣場的另外一套描述體系,即五行與陰陽),地氣中有很強的陽火和較弱的陰金之氣。

我們所說的八字,就是一個人用身體記錄下來了其降生時,宇宙與地球中各種磁場能量的含量與配比關係,然後再去分析以後宇宙和地球的磁場運行規律,看看後者的能量場會對這個人的能量場有什麼的作用,然後根據“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觀點(這個下邊會講到),就能推演出這個人一生的命運。

對於“天氣”的表述,古人在不同的應用領域,都有特定的定義方法。上述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和八字學的定義方法,而中醫則依據《黃帝內經》,把“天氣”表述為“風、火、熱、溼、燥、寒”六種氣候的變化。中醫是研究人類健康與疾病的學科,因此主要關注這六種“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關係。

例如中醫發現每年氣候變化的規律是:春風、夏熱、長夏溼、秋燥、冬寒,如果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而人的機體不能與之相適應的時候,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天氣變化與發病的關係是:春季肝病較多,夏季心病較多,長夏脾病較多,秋季肺病較多,冬季腎病較多。

《黃帝內經》中講“天氣通於肺”,肺是人體中接收“天氣”的器官,如果肺功能弱了,人體就可能跟不上節氣的變化,於是就會出現每到節氣或者天氣變化而生病或者病情加重的現象。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在風水學中,對“天氣”的表述,又是另外一套體系,風水裡用九星來表述宇宙能量場。在我之前的《2019年九宮飛星吉凶方位及催旺化兇方法》一文中,提到了如

“九紫火”、“五黃土”、“三碧木”等詞彙,這些都是“天氣”的一種,都代表著一種特定的宇宙能量磁場。研究這九種“天氣”對人的作用規律,是風水學中一半的內容,還有一半內容是研究“地氣”,這也是風水學特別強調“理氣必須與巒頭相結合”的原因。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古人對地氣能量表述還常用12地支,並認為“地氣始於子”。在12地支中,子是開始,對應是11月份,11月有冬至、大雪兩個節氣,在12消息卦中,11月是復卦(見下圖),是一陽初生的卦。古人所說的“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就揭示了地氣的變化。

“天氣”與“地氣”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天氣中宇宙星球都有放射能量的功能,地球一方面在吸收其它星球磁場能量的放射功能,同時它本身也在放射其能量。地球吸收太陽和宇宙的磁場能量而形成的地氣有這樣的變化規律:

夏至五月份是姤卦(見下圖),一陰初生,地球開始吸收宇宙星體的磁場能量,一直到冬至11月份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說陽氣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地球又開始向外釋放其能量,一直到四月(為乾卦),由裡向外釋放陰氣到最頂端。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這個過程,我們可以通過井水知道,夏天的井水是涼的,冬天的井水是溫的,就是因為地下有陽氣和陰氣循環。我們吃東西也是按宇宙法則來的,冬天可以吃冰淇淋,吃太涼的東西沒有關係,因為冬天體表外邊是冷的,而身體內部卻是熱的;夏天外面很熱,陽能向外放射,而人體內部是陰的,所以不能吃寒冷的食物。

《黃帝內經》中說“地氣通於嗌”,“嗌”就是我們所說的咽喉,咽喉是進食的通道,我們進食也是在吸納地氣。尤其是馬鈴薯、紅薯、山藥等,這些植物生在土中,吸納的土氣較多,而人體脾胃又屬土,所以對於有胃病的人來說,多吃土氣較多的食物,就會起到健脾補氣的效果。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另外還有一個大家經常忽視的一個現象可說明“天氣”和“地氣”的關係,經常關注天氣預報的朋友會注意到,雖然現在的天氣預報已經是用氣象衛星進行預報了,卻還往往不準,經常說的明天有小雨,城市中卻一滴雨都沒下,下雨的往往是城市周圍的郊區或山區,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就是現代的城市地面大都是水泥路面,僅僅是一點草坪花園這些地方才有泥土露出來,這樣就隔絕了地氣的升發,而城市中的各種噪聲、光汙染、霧霾等等又影響了天氣的下降,前面我們說了地氣屬陰,天氣屬陽,陰陽相交才能引起天氣的變化,而在郊區或山區的地氣可以和天氣很好的交融,所以天氣的變化就非常敏感,天氣預報也就準確了很多。在城市中只有地氣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升發起來,才能和天氣進行交融。這就是在現在在城市生活的人們經常說天氣預報不準的原因。

瞭解“天氣”與“地氣”的變化規律(古人稱之為“天道”),讓我們的行為(古人稱之為“人道”)合於天道,那麼,這個人一生都是平平順順、健健康康、幸福美滿的。

幾乎所有預測學、風水學中的化解與調理方法,都離不開“天氣”、“地氣”以及“天人合一”的原理。

古人認為“天氣”為陽氣,“地氣“為陰氣。大自然的陽光、風雨雷電,甚至宇宙的微波輻射,都屬“天氣”的範疇,“地氣”則包括地球磁場以及從地面散發出來的所有氣息。地氣對天氣,氣藏地中,地生氣,氣生水,水生風,風生火,火生土。循環不止。氣隨形動,遇水則止。

“地氣”多潮溼,在中醫中其性屬“陰”。比如夏季有人就喜歡在地板上睡覺,第二天則會受涼,然後,人們就說此人是吸收了地氣而著涼了…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若用現代科學來解釋,概括而言,“地氣”其實指的就是地球磁場,只不過古時沒有地磁學說,只能用“地氣”來籠統概論。“地氣”則包括了氣壓、緯度、溼度等,及地面散發出來的氣息等所有信息;

地氣為天地精華之氣,

地是萬物生長之母,

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有著生養的作用,屬於可“生髮萬物“之列。

1、老百姓說的地氣很簡單:就地面的溼氣、比例植物要沾地氣易茂盛。因氣隨土生。

2、風水師說的地氣就不一樣了,一般指來脈之氣。上山尋穴、找到穴位了、就伸手感觸入穴的脈氣強、哀、穴位散衝的範圍、就知道穴的大小、地脈之氣的強弱…

在風水學中:凡石要細膩可鑿,土要堅實難鋤。石若剛燥、土若鬆散則不吉。土石顏色以紅、黃、白為上,青次之,黑為下。黑色的土是有機質較多,不結實。土堅實主要是考慮建房地基土壤的承載力。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傳統的風水學和現代科學都證明了地理環境直接影響到人類衣、食、住、行的非生物和生物等因子構成的複雜的對立統一體,是具有一定結構的多級自然系統,水、土、氣、生物圈都是它的子系統。

地氣是地球發出的一種對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作用的一種能量場。地殼並不是完整一塊。有水平和垂直的塊狀變化。所以地氣不是均衡的,局部強弱不等,地氣與土壤中的環境生命元素產生的五行之氣有關,地氣旺

(五行氣場強)與缺(五行之氣中缺一或幾種)程度由土壤(成土母質)環境生命元素決定。地表的土層結構、山脈河流、植物種類及分佈、建築物的形態決定了都決定了地氣的聚散程度,所以才導致了地球上各地的植物動物分佈情況的種種差異,也導致了人類居住各地的飲食、生活習性的不同。

聞道國學:常說的地氣是什麼?地氣和天氣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地氣旺的居住環境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還為大腦智力發育提供條件,地氣旺的地方可使人的腦效率提高15%~35%。

明代的風水大師瘳希雍在《葬經》中指出,應當通過山川草木辨別生氣,“凡山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藹藹,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鍾而來休。雲氣不騰,色澤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凋零,水泉乾涸,如是者,非山岡之斷絕於掘鑿,則生氣之行乎他方”。可見,生氣是生態環境的最佳狀態。

中醫的傳統典籍中,有部分涉及到這種“地氣”研究,其中最典型的是“辟穀”做法,這種做法的宗旨就是為了獲取“天地之精華”,包括人們所說的“地氣”。他認為,所謂“天地之精華”其實是指健康的自然環境,由環境、氣候、空氣等各種條件綜合而成。

“地氣”多潮溼,在中醫中性屬“陰”,其積聚之處如處於一定的季節和地段,有可能會產生不利物質,過去所說的“瘴氣”屬於這一類。從生理角度而言,這種“地氣”本身不會對人體產生特別直接的影響,然而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來說,總是住在高層而缺少“地氣”卻確實有可能影響其身體素質。

人生活在地球上最好每天都接觸地氣,但現在樓房越建越高,較多人待在住房或辦公室內很少外出,較少機會接觸到地氣,對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建築物高過12層地氣的影響強度會減弱。居住或辦公室在高層建築的人最好每天在地面接觸兩小時地氣,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移步到評論區留言與小道討論

吾輩皆為發揚中華文化精髓,勿惡言相贈,若是批評指教,虛心受教,多多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