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古八景寻踪之驾鹤晴岚,一座不到百米的山却是千年游览胜地


“驾鹤山在城东南,耸立如孤鹤临大江。”这是《柳州县志·山川》中记载的广西柳州的一座山,这座山因为形状似一只鹤在江边饮水而得名驾鹤山,江就是柳州市内的柳江。柳州市区有很多座凸起的小山,千百年来以这些山和遍布其间的水形成了独特的柳州山水美景,被古人总结为“柳州八景”,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柳州古八景”,驾鹤山和柳江名曰“驾鹤晴岚”,便是古八景之其一。

这座驾鹤山东西长约两百米,海拔只有一百八十五米,山的垂直高度不足百米,仅为九十五米,可以说是一座“袖珍山”。然而,这座小山却很不平凡,柳宗元在游记中提到驾鹤山,是最早的文字记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驾鹤山为“屏风山”,大概是他看驾鹤山像一道屏风立在柳江边吧。

驾鹤山在柳州古八景中名为驾鹤晴岚,是因为在晴天夕阳西下时驾鹤山景色最迷人,这也是柳州这座城市的特点,晴天的傍晚是最具魅力的。现在的驾鹤山名字叫“驾鹤小桃源”,是百里柳江风景区的一部分,每天黄昏时分登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小桃源”之名也是历史悠久,南宋绍兴初年(公元1132年),吴敏、王安中、王伯彦三位当朝丞相先后贬,流放途中在柳州相遇,他们同时寓居在柳江南岸的水南僧寺,经常到驾鹤山游玩,闲暇之余在山下开辟园林,种植桃树近百棵,因此这里也叫“小桃源”。

驾鹤山不止有桃树,柳州的代表紫荆花也有很多,这几天柳州温度升高,正是紫荆花开得最盛的时候,小桃源的紫荆花也吸引了很多人来拍照留念。在开满鲜花的古树丛中漫游,用十几分钟登顶驾鹤山,身临其境,想象一下古代那么多文人雅士站在同样的位置欣赏柳江美景,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王安中等三位名士不仅在驾鹤山种了桃树,他们还留下了多处以及,这座亭子叫三相亭,顾名思义,三位丞相建的亭子。三位古人当年建造亭子是根据这里的山势,亭子旁边的山崖壁上有一处洞穴,因此选择在这里建三相亭,八百多年前的古亭早已损毁,现在看到的三相亭是仿古建筑。


驾鹤山摩崖石刻,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柳州知州赵师邈到任后,寻访前代先贤的遗迹,在水南僧寺老僧人的带领下,发现了崖壁上王安中的摩崖题刻“驾鹤书院”,他还重修了三相亭,并在亭旁摩崖上镌刻《三相亭碑记》: “龙城自有唐名贤出镇,维今数百年。绍兴初,三丞相暂住驻于水南僧寺,闲居暇日,相与游访林石佳处。因观岩石屏立,上有空洞数处,遂创茅亭二所,曰驾鹤书院,曰三相亭......”。

自从柳宗元在柳州当了四年刺史后,凡是到柳州做官或者经过柳州的文人,无一例外都会根据柳侯的游记寻访柳州的名胜古迹,并且进行适当的扩建和修缮。到明代时,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方溢所撰《小桃源赋》中记载,对驾鹤小桃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时至今日,形成了驾鹤书院、三相亭、文广洞、南评宫、桃源沐春、驾鹤仙踪、晴岚鑫钟等二十余处景点。

驾鹤山下,三相亭旁边的驾鹤书院,是吴敏、王安中和王伯彦三位修建的,是广西最早的书院之一,古代供人们观书论诗和学术研究。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教育兴盛的朝代,驾鹤书院作为当时的私立教育机构,具有代表性,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驾鹤书院没能发挥重大作用,有些可惜。


登驾鹤山的石砌台阶,旁边石灰岩崖壁形态各异,周围古木参天,驾鹤山还有一个名称叫“半山”,源于民国时期有人在驾鹤山的半山腰建造半山酒家和半山洞天旅社,供人游览所需。

不到一百米高的山你可以用多长时间登顶呢?这里就是驾鹤山的山顶了,驾鹤临风,置身峰顶,山风朔朔,仿佛跨仙鹤凌空揽胜,远眺柳州,不远处峰峦叠嶂,百里柳江烟波浩渺,令人神清气爽。

站在驾鹤山最高处,柳州全貌一览无余,可以清楚地观赏这个“世界第一大天然盆景”。柳州古八景,你知道另外七景是哪些吗?有古八景就有新八景,你会为了新老八景来柳州旅游吗?胜景寻觅,老张将继续探寻、分享,敬请关注,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