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我們倆發現電影院的工作人員都是清一色爺們,我們躲在女廁

小說:我們倆發現電影院的工作人員都是清一色爺們,我們躲在女廁

電影《少林寺》熱播的時候,我曾經領著“娘娘腔”一塊逃學去看電影。在周堂集的老電影院裡,我們坐在冰涼的水泥座位上,從上午到天黑,接連看了五遍。

每次電影清場,我們倆就在電影院裡玩躲貓貓。要麼在老電影院一排排水泥座位下爬行潛伏,要麼就是一聲不吭地裹在電影院舞臺的布簾後面。我們倆發現電影院的工作人員都是清一色的爺們,於是,我跟“娘娘腔”索性就憋在電影院的女廁所裡,就為了逃兩毛錢一張的電影票。

那個時候,兩毛錢能買好幾根冰棍,能買兩褲兜葵瓜子,能買一大把琉璃蛋兒……誰要是掏錢買電影票,那是會被小夥伴們恥笑的。

後來才知道,去電影院看電影,小孩子是不要錢的。

本圖來自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反正,躲也躲了,電影《少林寺》也看過癮了,裡面的臺詞幾乎都會背了。我們不僅對覺遠和尚的武功羨慕嫉妒,還對白無瑕那首婉轉動聽的《牧羊曲》如痴如醉。

《少林寺》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的武打電影。裡面的武打動作都是真人真打,沒有電腦合成,也不用替身。十三棍僧舞劍弄槍、翻跟頭、打醉拳的場面,讓我們真正領略了少林弟子的高超武藝。尤其是李連杰扮演的覺遠和尚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鏡頭,深深震撼了我們。

第二天,我就和“娘娘腔”一塊兒去理髮店颳了光頭。很快,衚衕裡好多小夥伴也跟著把自己的腦袋剃得閃光發亮。

那段時間,村裡的狗兒們幾乎都是夾著尾巴走路,還莫名其妙地丟了幾隻,就因為電影裡有一段覺遠和尚偷吃狗肉的鏡頭。

武打電影一部接一部,我們看了一部又一部:《少林寺弟子》、《武當》、《木棉袈裟》、《武林志》、《大刀王五》、《碧血劍》……還有電視連續劇《射鵰英雄傳》、《霍元甲》、《陳真傳》、《書劍恩仇錄》……隨著看過的武打電影越來越多,我們知道的武林絕技也越來越多。記憶深刻的有“金鐘罩鐵布衫”、“鐵砂掌”、“鐵膝蓋”、“降龍十八掌”……我們一邊興致勃勃地觀看,一邊開始練習各種武功。

本圖來自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電影裡經常有捶沙袋的鏡頭,那是成為武林高手的基本功。於是,我們幾個商議,就從拳頭捶樹開始練。

柿子要挑軟的,要捶的樹也不能太堅硬。村裡的榆樹、槐樹、柳樹沒法下手,我們就選擇了隨處可見的泡桐樹。

泡桐樹的樹皮很薄,尤其是春天,泡桐樹開花的時候,對準樹幹一個拳頭下去,就能捶出幾個小窩,還隨之滲出桐樹的汁液來,有著立竿見影的功效。

於是,我們去學校的途中,官路兩旁的泡桐樹一米左右高的地方,每一棵樹都被我們捶得傷痕累累。

說來也怪,錘了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小手就感覺不到疼了,拳頭凸起的地方,居然磨出了一層老繭。

晚自習的時候,我們伸開手掌,對準燃燒的蠟燭,用力猛地一推,看著火焰飄忽不定甚至熄滅,以為自己練成了“無影手”。大家饒有興致地點上一小溜蠟燭,比賽誰的功力高,看看一掌推去,到底能熄滅幾個火焰。在一片片喝彩聲中,感覺各自的武功又提升了。

我們還練過捏雞蛋,捏碎的雞蛋都是從鄰居家雞窩裡偷拿的,還捏過鴨蛋、鵝蛋。

大家經常在月光如水的夜晚,狼吞虎嚥地吃罷晚飯,就忙不迭地集合到村東頭那一片小樹林裡,開始練習各自的獨門武功。

電影裡有徒手碎石的武功。村裡沒有石頭,即使有,我們也不敢拿石頭練。於是,大家開始練習單掌劈瓦,衚衕口堆放的一摞摞老瓦,被我們禍敗了不少。

慢慢地,就有小夥伴開始練習徒手劈磚了。徒手開磚的確更有說服力和震懾力。其實開磚是有竅門的,一隻手按著懸空一半的磚,另一隻手用力劈的同時,將磚塊偷偷地撬起來一點角度,磚頭就能輕鬆地被一劈兩半。

本圖來自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娘娘腔”詭計多端,曾經故意給大家提供燒成琉璃頭的磚塊。那種磚塊比石頭還堅硬,即使用鐵榔頭也難以砸爛。徒手劈那種琉璃頭簡直是自討苦吃,只好齜著牙咧著嘴,尷尬地換一塊繼續表演。手掌劈得疼不疼,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

記得當時有一部電影,演的是太平天國時期的故事,裡面有一種武功“鐵膝蓋”相當厲害。畫面中的武林高手將對方一腳踹飛在地,隨機從遠處助跑至跟前,猛地跳起,雙腿彎曲作跪姿,口中大喝一聲,雙膝狠狠地跪在對手胸前,被跪者面色畸形,一邊慘呼,一邊口噴獻血,很快就一命嗚呼。

心血來潮的我們就比著葫蘆畫瓢,開始練習“鐵膝蓋”。大家找來一片空地,選擇兩棵靠得比較近的樹,在樹上系根繩子,樹中間弄一堆沙土,兩手抓住繩子,先是慢慢往下跪,再慢慢地過渡到跳起來跪,再逐漸在沙土中加入沙子、土坷垃,循序漸進。

一直練到好幾個人說膝蓋疼,我們才善罷甘休。

總是持觀望態度的“娘娘腔”同學終於開始練武功了。他用化肥袋子裝了半布袋綠豆籽,先是伸直雙掌往綠豆籽裡不斷地插,後來換玉米籽。晚上寫好家庭作業,他就開始一聲不吭地在家對著布袋裡的糧食練插手。我們問他練的啥?“娘娘腔”振振有詞地說:“少林鐵砂掌。”

沒過多久,“娘娘腔”的手指頭被磨得蛻皮流血,不得已纏了幾層紗布。有人問他咋樣,“娘娘腔”的嘴比扁嘴還硬,連聲說“不疼,不疼,一點也不疼,等我練好了鐵砂掌,看你們還欺負我不?”

當年王富貴練的是金鐘罩鐵布衫,以前他練過一段氣功,有基礎。聽說他天天在家用木棍自殘,練習抗擊打能力。苦練了兩個星期,王富貴就興致勃勃地邀請小夥伴們親身驗證。

按照大家的理解,如果王富貴捱打的時候感覺不到疼痛,還能以柔克剛打敗對手,就證明他練成了傳說中的鐵布衫。如果不經打被踹倒,就得繼續修練,或者放棄。

那天下午,記得王富貴滿臉信心地分開雙腿,紮好馬步,雙手抱拳放於腰間,氣沉丹田,剛示意說自己準備好了,站在十米開外的那王大頭隨機假裝喝了一口酒,刷了幾招“醉拳”,然後助跑、跳躍、抬腿……一系列動作乾淨利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準王富貴的肚子猛踹了一腳。

王富貴面色凝重,咬牙閉嘴,肚子繃緊,肚子在與王大頭的腳接觸瞬間,猛向外發力,硬是挨住了憨大頭的一腳猛踹。

大家的喝彩聲剛剛響起,王富貴突然間面色蒼白,捂著肚子蹲了下來,額頭上都是汗,硬挺了一會兒就痛苦不堪地躺在地上打著滾兒呻吟起來。

二楞激靈,趕緊給王富貴掐人中,“娘娘腔”從褲兜裡掏出他的小手巾給王富貴擦汗,看見王富貴的肚皮被踹得一片紅腫,誇張地驚叫了一聲。

王大頭傻乎乎地站在旁邊擔心的問:“不要緊吧,都怪我使勁太猛了。晚上吃飯時,俺娘硬叫我喝了兩大碗紅薯湯。”

歇了一會兒,我們準備攙扶著王富貴回家,沒想到王富貴擺了擺手,像武林大俠一樣調整好呼吸,硬是裝作沒事的樣子回家睡覺去了。

沒多久,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上映,講述的是清朝咸豐年間,天地會的一群少年英雄,歷盡艱險,機智勇敢地擺脫追捕他們的清廷高手的故事。十二歲的大丈夫,卻有一個武功高強、俠骨義膽、仗劍天涯的童養媳。每次大丈夫狐假虎威地擺譜:“她是我老婆”的時候,都讓人忍俊不禁。

於是,我們的崇高理想不再是去少林寺當和尚了。練少林棍、打少林拳,最多當個十八羅漢。天天吃齋唸佛,還不能喝酒吃肉,那麼清苦的日子,多沒勁。

大家都這麼想:要是自己也有一個武功高強、漂亮賢惠的老婆罩著,還練啥破武功啊?

插圖:井照鑫

發表平臺:今日頭條(賬號:井照鑫)

歡迎您的品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