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記本之所以逐漸衍生出輕薄本與遊戲本兩大品類,並非是出於營銷上的概念,而是兩類產品確實有著巨大的差異,哪怕價位相似,所面向的也是兩類需求迥異的消費人群。只是,遊戲本相較輕薄本總有著天生的傲骨,並始終被遊戲玩家所樂道。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輕薄本和遊戲本和對撞

很多人都在感嘆,如今的輕薄本性能越來越強,而遊戲本則越來越薄,二者的定位是否存在衝突?答案是,至少在短期內,輕薄本與遊戲本還是兩個涇渭分明的產品線,能成功“跨界搶食”的都是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小概率事件。

輕薄本是一種覆蓋面極為廣泛的品類,小到10.1英寸,大到15.6英寸,只要機身厚度小於18mm,重量低於2.0kg的筆記本就都有被歸類到“輕薄本”的資格。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而遊戲本則是相對封閉的圈子,它主要藏身於15.6英寸筆記本的陣營中,只有極少數遊戲本才會挑戰14英寸或13.3英寸的設計。

看到沒有,輕薄本和遊戲本在15.6英寸戰場上產生了交集。在遊戲本紛紛引入窄邊框設計並打出“全面屏”口號的今天,它似乎即將搶走同尺寸輕薄本的生意?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不妨拿市面上兩對熱門的同品牌輕薄本和遊戲本做個對比: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小米遊戲本八代增強版和小米筆記本Pro GTX版(表1)、聯想拯救者Y7000和聯想小新Air 15(表2),都是採用窄邊框設計的15.6英寸筆記本。大家能從它們的參數表中找到什麼規律?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兩類筆記本的界線

最為直觀的印象,就是隸屬輕薄本陣營的小米筆記本Pro和聯想小新Air 15更加纖薄,它們都將機身厚度壓縮到了不足17mm,機身寬度也要比對應的遊戲本們窄了20mm以上,2.0kg左右的重量更不會給肩膀帶來太大的負擔。而輕薄本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接口的數量更少,而且普遍取消了用於接駁網線的RJ45端口。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在具體的硬件配置上,輕薄本所搭載的處理器都是英特爾15W TDP的低功耗版八代酷睿處理器,獨立顯卡也多為NVIDIA GeForce MX150級別,哪怕是小米筆記本Pro GTX版這種“小眾派”所武裝的也是Max-Q版的GTX1050。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正是出於以上原因,才讓輕薄本和遊戲本之間難以相互取代:對那些不玩遊戲或經常出差的用戶而言,哪怕遊戲本再便宜,也不如一款更輕薄的機器來的實在;對遊戲玩家而言,哪怕輕薄本和遊戲本都配備了GTX1050獨顯,那也只有後者才能100%釋放GTX1050的性能,因為輕薄本的散熱始終讓人不放心。

遊戲本也能極致纖薄

在不考慮成本的前提下,遊戲本也能獲得不遜於輕薄本的纖薄機身。比如微星GS65和雷蛇靈刃15就屬於符合這一標準的存在。它們都通過超窄邊框設計將機身壓縮到了極致,其中GS65更是擁有17.7mm厚度和1.8kg的輕盈身材。兩款遊戲本還都搭載了八代酷睿,最高可以搭配NVIDIA GeForce GTX1070(Max-Q版)獨顯,在方寸之間就能獲得不遜於萬元級臺式機的性能。可惜,正是因為它們追求輕薄和性能之間的極致,14999元(GS65)和19999元(靈刃15)的起價無疑會嚇走不少普通用戶。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遊戲本的傲骨所在

雖然遊戲本在便攜性上遜色一籌,但依舊憑藉天生傲骨,在諸多方面都將輕薄本們甩在身後。首先,我們不妨對比一下輕薄本和遊戲本們常用的處理器,前者專用的CPU隸屬於Kaby Lake Refresh平臺的八代酷睿,而後者的CPU則已進化到了Coffee Lake-H平臺的八代酷睿,擁有更高的TDP範圍和主頻。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就理論性能而言,英特爾標壓/低功耗版八代酷睿處理器性能並不在一個檔次之上,哪怕是酷睿i7-8550U也難以和酷睿i5-8300H抗衡的。要知道,輕薄本受制於自身散熱條件的限制,滿載時CPU不降頻就算優良了,而遊戲本得益於相對寬裕的機身,在持續滿載運行時CPU總能跑在更高的頻率上,也就是說實際應用時兩種處理器之間的差距只會更大。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除了處理器有別,遊戲本在獨立顯卡的選擇上也只有讓輕薄本們羨慕嫉妒恨的份。對遊戲本而言,GTX1050只能算是起步,超過6000元價位的遊戲本普遍都升級到了GTX1050Ti,而更高價位還可選擇GTX1060或GTX1070,從而勝任更多3A大作的“洗禮”。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不要小看從MX150→GTX1050,GTX1050Ti→GTX1060這些跨階位顯卡之間的性能差距哦,NVIDIA這代顯卡之間都有著接近質變的提升幅度。那些輕薄本玩起來“卡到想撓牆”的遊戲,遊戲本玩起來就會很輕鬆了。

可能有用戶會問了,現在很多輕薄本都在追求纖薄化設計,而它們搭配的處理器和顯卡還都有著更高的TDP,那它們的“小身板”經得起折騰嗎?答案是,只要筆記本廠商肯用心,足以在方寸之間就設計出足以鎮壓高性能處理器和獨顯的散熱模塊。

在2018年17期雜誌《熱管風扇鰭片三要素 輕薄本散熱能力怎麼看》一文中,我們曾詳細分析過輕薄本的散熱模塊設計思路,為了提升超薄風扇和超薄散熱鰭片的工作效率,輕薄本最慣用的手段就是採用雙風扇,並增加熱管的寬度。可以說,雙風扇雙熱管,就已經是超薄本能享受最豪華的散熱設計了。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而對遊戲本,特別是極致纖薄的遊戲本而言,必須藉助更大的散熱鰭片面積和風量才能鎮壓標壓處理器和GTX級別獨顯全速運行時的“熱情”。因此,以機械師F117-B獵空為代表的超薄遊戲本(20mm厚,最高可配GTX1060獨顯),採取了更多熱管,以及四個方向開孔,配備四組散熱鰭片的散熱套裝。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而雷蛇靈刃15則更為誇張,它放棄了傳統的熱管散熱,而是改用了全新的均熱板技術來提升散熱性能。這種散熱設計在提高導熱散熱效率的同時,更能夠將高溫區域的熱量迅速導出,減少熱量堆積,讓用戶不會在個別區域感到燙手。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我們不妨再來比對一下輕薄本和遊戲本典型的散熱鰭片面積,輕薄本為了儘可能壓縮身材,散熱鰭片普遍只有“一小條”,其對熱量的吸納率自然不高。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而很多遊戲本的散熱鰭片則是“一大塊”,可以吸收更對由熱管傳遞而來的熱量,並讓它們藉由風扇加速消逝。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除了配備更強悍硬件和對應的散熱潛力以外,遊戲本較之輕薄本還有很多獨到的特點。比如,遊戲本為了降低遊戲中可能存在的網絡延遲,無論機身多麼纖薄都會想辦法保留RJ45端口(只有像雷蛇靈刃15這種少數機型沒有RJ45),並配備更炫酷的可變色RGB鍵盤(獨特的背光燈會增加鍵盤厚度,輕薄本“不敢上”),並在周身增加更多LED背光條營造一個“光汙染”的遊戲環境,通過至少兩種視頻輸出接口,可以搭建三連屏的震撼“視界”。


我就納悶了!遊戲本緣何“天生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