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醫藥:CRO產業鏈上下垂直一體化,業績反轉“知更鳥”立上枝頭

公司是臨床試驗CRO產業鏈上下垂直一體化的細分龍頭。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細分為臨床前CRO和臨床試驗CRO,公司通過自設公司和持續的收購兼併,不斷拓展CRO產業鏈業務範圍,提高業務參與度,目前已經形成橫跨臨床試驗CRO產業鏈上下游,業務遍佈澳、韓、北美(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世界各地的業務佈局,收購捷通泰瑞搶先卡位醫療器械CRO,成為橫跨藥品、醫療器械多領域的CRO服務垂直一體化細分龍頭。

臨床數據核查風暴已過,2016年是業務增速低點,反轉知更鳥已立枝頭。

自2015年7月22日,CFDA 開始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開始,CRO行業經歷了長達近兩年的撥亂反正、去偽存真整頓風暴。公司部分業務受到影響,營收增速(扣除併購)創下新低,內生營收增長僅有9.63%,綜合毛利率大降15個百分點。公司新接訂單量上升、訂單提價、經營策略調整,昭示公司業績即將重回高增長軌道,2017年一季度毛利率已大幅回升,增長良好,業績增速反轉知更鳥已立上枝頭。

低成本、多人口和豐富疾病譜促國際CRO產業向我國轉移,國內CRO行業高增長。

我國臨床費用不論受試人員報酬還是員工報酬都比歐美低較多,13億人口大國和豐富的疾病譜,共同促使國際CRO產業向我國轉移。國際CRO行業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08-2014年我國CRO複合增速高達30%,國內CRO行業正在充分享受國際產業大轉移的衝浪快感。

CDE 新藥審批大提速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雙擎助力CRO行業高增長。

近年來,CDE 藥審大幅提速,從2014年前的5000件左右,翻倍提速至萬件大關,新藥臨床批件持續大幅放量,疊加CFDA 臨床自查核查以來推遲釋放的臨床需求,直接帶動公司未來臨床試驗各項服務需求;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時間緊、任務重,CRO企業將分享政策紅利,仿製藥BE 備案量已超過600個,超過2600條,預計為行業帶來近80億新增業務。雙引擎助力CRO未來幾年高增長。

業績預測與投資評級。

我們預測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0.73/27.58/34.95億元,分別同比增76.5%/33.0/26.7%,歸母淨利潤為2.93/4.00/5.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8.1%/36.7%/33.3%,每股EPS(全面攤薄)為0.59/0.80/1.07元,對應收盤價24.20元,PE 分別為41X/30X/23X。

選取A股上市醫藥外包服務類公司做估值比較,醫藥外包服務子行業2017-2019年PE 估值中值為46x/31x/24x, 公司未來三年估值水平(41x/30x/23x)與行業均值相當。綜合考慮公司已形成CRO產業鏈垂直一體化佈局,且具備滿足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MCT)能力,收購捷通泰瑞迅速搶先卡位醫療器械CRO,公司未來三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56%,我們給予PEG 1,對應2017PE 56倍,未來12個月公司目標股價33元,對應當前股價有37%的上漲空間,首次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商譽減值風險,一致性評價政策鬆動、業務整合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