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到“千”,數字版的棲霞美翻啦!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生活在南京棲霞,如果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其實棲霞和數字可是有著不小的淵源哦。數字版的棲霞,趣味十足,且聽小遊慢慢道來!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第一金陵明秀山

棲霞山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向來享有“秋棲霞”之美譽,清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棲霞山行宮,三登鳳翔峰,贊其為“第一金陵明秀山”。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萬里長江第一磯

燕子磯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遠望若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它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是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重地。磯下驚濤拍石,洶湧澎湃,景觀壯闊,燕子磯被世人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磯”。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龍潭水一方

龍潭水一方以“水八鮮”農業為核心,塑造一個荷塘疏影、道路綠廊、毓秀江南的獨特景觀空間,彙集美食、休閒、娛樂和文化等功能為一體。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南京長江二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由南汊大橋、北汊大橋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橋組成。其中,南汊大橋主跨跨徑中國第一,世界第三。到八卦洲洲頭觀景臺,近覽長江二橋,體驗“一水中分八卦洲”的豪邁,壯闊景象讓人歎為觀止。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長江第三大島

江中麗島八卦洲為長江第三大島,它四面皆被長江活水所環,實乃一塊福地。這裡綠樹成蔭,江水浩蕩,是您遠離喧鬧塵囂、樂享田園風情的戶外運動天堂。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四大名剎之一

棲霞寺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也是佛教三論宗的祖庭之一。棲霞寺不僅規模宏大,殿宇氣派非凡,且因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聲名顯赫。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五馬渡

五馬渡,位於幕燕濱江風貌區幕府山北麓的江邊。相傳東晉末年“八王之亂”後,琅琊王司馬睿、弋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汝南王司馬佑、彭城王司馬紘渡江至此,其中司馬睿所乘坐騎頓時化龍飛去,成為其稱帝前之“吉兆”。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正式建都,創建東晉王朝,五馬渡也因此而得名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六朝石刻

甘家巷南朝陵墓石刻為棲霞四十八景之一。甘家巷位於棲霞山西麓,是南朝蕭梁皇族墓園所在地,現存梁安成康王蕭秀、始興忠武王蕭憺、鄱陽忠烈王蕭恢、吳平忠侯蕭景等陵墓石刻。甘家巷南朝陵墓石刻為南京地區南朝石刻的代表作,現均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十餘所高校

仙林大學城,是一塊文化聖地。昨日的它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今日的它有著十餘所著名的高校聚集。南大的靈秀、南師大的底蘊、南中醫的傳承、南財的生機、南郵的沉靜,展露著文化的氣息,讓人為之嚮往。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長江觀音景區四十二佛手印

長江觀音景區位於幕燕濱江風貌區,是中國長江沿線首個最大的觀音文化主題景區。景區濱臨長江,山奇水秀,名木林立。這裡有觀音四十二種手印和持物的鍍金雕塑,每隻手都可以跟一種特別的願力相應,分別有除滅惡難、斬魔劈妖、接引眾生、保佑平安等職。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千佛巖

千佛巖位於棲霞寺東北紗帽峰的山崖上,是南京唯一的一處六朝佛教石刻遺蹟。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千佛岩石窟始鑿於南北朝時期,佛像造型生動異常,雕刻圓潤細緻,風格典雅秀麗,石窟群自無量殿東去,山岩上及巖北側,嶺上嶺下,依岩石高低,就石壁鑿窟造像,上下共五級,佛龕滿布,遠望如蜂房鴿舍。它與北朝的雲岡、龍門石窟遙遙相對,是我國古代佛教藝術珍品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講不盡的棲霞,說不盡的愛戀

腦洞大開,從“一”到“千”

數字版的棲霞,是不是很有趣?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从“一”到“千”,数字版的栖霞美翻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