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仙湖:我國最大蓄水量湖泊,相當於15個滇池和6個洱海!


看慣了洶湧澎湃的江河大海之後,總想著能看一看柔美秀麗的溪水湖泊。而當撫仙湖出現在眼前的那一刻,仿若覺得世間湖泊的美,就該如此。陽光下的波光粼粼,淡淡的水氣霧靄,遠處若隱若現的山巒,還有湖邊散步的人們,這一切,都讓撫仙湖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且美好的印象。

地處雲南省玉溪澄江的撫仙湖,湖水晶瑩剔透、清澈見底,古人稱其為“琉璃萬頃”。湖的最北端,距離雲南省省會昆明,只有52公里。到了玉溪澄江,看完澄江古生物化石遺址以及博物館後,到撫仙湖休息一下,感覺非常不錯。

作為雲南省重要的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撫仙湖是我國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2深淡水湖泊。這些令人驚詫的名頭,都在向我們介紹著撫仙湖的不平凡。也是,聽名字就知道,這個湖泊不是一般的湖那麼簡單。

去撫仙湖遊玩過的人,都會對撫仙湖清澈的湖水印象深刻。早在明末時期,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遊記》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由此可見,撫仙湖的清澈湖水,是由來已久的。

除了清澈的湖水,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數字數據,感受一下撫仙湖究竟有多麼不簡單!資料顯示:撫仙湖湖面海拔高程為1722.5m時,水域面積約216.6km2 ,湖長約31.4km,湖最寬處約11.8km;湖岸線總長約100.8km,最大水深約158.9m,平均水深約95.2m,相應湖容約206.2億m3 。

如果這麼看還是不太明白的話,那麼我們就用更直接的話來闡述一下:蓄水量相當15個滇池和6個洱海,佔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總蓄水量的68.8%,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相信很多朋友去雲南大都也看到了滇池和洱海,但卻沒有看到過撫仙湖。因為在很多的旅行規劃裡,撫仙湖並不在其中。


現為雲南省級旅遊度假示範區的撫仙湖,沿岸有秀麗的奇峰異石,名山勝景,曾有很多文人墨客為其所傾倒,有“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圖畫勝西湖”的稱譽。撫仙湖不僅風光秀美,而且特產豐富,湖中生息繁衍著抗浪魚和金線魚等世間稀有的土著魚種。

對於一個以水著稱的旅遊風景區來說,撫仙湖的水溫,夏天和冬天變化不大,水質又好。撫仙湖是雲南乃至全國淡水湖中極少未被汙染的湖泊,它屬於生態環境較脆弱的內陸斷陷湖,一旦汙染將非常難治理,所以,遊客到了撫仙湖遊玩,一定得注意自覺保護這裡的生態環境。

關於撫仙湖的形成原因,有研究顯示大約起始於地質年代第三紀末,是雲貴高原抬升過程中形成的斷陷型深水湖泊。約300萬年前,因地殼大變動,喜馬拉雅山脈的突起,引起了一系列斷層貯水及岩石熔蝕,造成了雲南高原群山中眾多的湖泊,撫仙湖就是那時形成的湖泊。可以說,撫仙湖的歷史也是極為悠久的了。


湖邊淺水區的石頭,清澈的水面就像是透鏡的玻璃一樣。清代進士李應綏作詩《仙湖夜月》曰:“萬頃平湖一鑑清,誰教皓魄湧波明。光搖碧落通銀漢,影蕩秋風動石鯨。望若全疑瓊宇合,觀濤恍識水晶瑩。憑虛不用乘槎想,時泛仙舟到海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