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絕壁上的世界奇觀,世界最險要的掛壁公路


中華大地有一座巍峨壯觀的大山脈,它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形成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這就是有著“天下之脊”之稱的太行山,華夏古文明就從這裡起源。

億萬年前的劇烈造山運動,千百萬年來的冰雪侵蝕,使太行山上隨處可見落差巨大的垂直崖壁和深不可測的陡峭峽谷。而富含鐵粒子的紅色砂岩又為這壯觀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攝人心魄的視覺效果。

在這赤巖絕壁,百丈懸崖的太行山南麓有一條堪稱世界奇觀的掛壁公路,那就是郭亮洞掛壁公路。這條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北60公里太行深處的掛壁公路被世人稱為“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條公路”之一。

郭亮村地處於太行絕壁之上,四周是群山環繞,連綿不絕的山峰讓這裡成為了一個難得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空氣新鮮的自然景觀。

要了解這條公路的險要和作用,就先得了解郭亮村的來歷。在東漢末年因災荒不斷,加上官府和地主的剝削壓榨,民不聊生。為尋求生存,太行山區農民郭亮率饑民揭杆而起,反抗壓迫。農民紛紛響應,跟隨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強大的農民軍隊伍。慌了手腳的封建王朝派兵鎮壓,因山高路險皆遭失敗。

後來在封建王朝的利誘下,出現了降將,郭亮的農民軍寡不敵眾,只得退守西山絕壁。因被圍困,糧草斷絕,郭亮急中生智,讓士兵將戰鼓與山羊懸掛在樹上,羊蹄蹬擊戰鼓,日夜響聲不斷,同時郭亮令士兵從山背後用繩索下絕壁安全轉移,來到這裡,為了紀念郭亮,便將這裡取名“郭亮村”。

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與世隔絕。為了生存,村民在近90度的石崖上壘起了僅容一人通行的石階路,上下垂直落差達200米左右,又陡又險,被稱為“天梯”。


這條無任何防護措施的陡峭石階,在1975年前是郭亮村村民出入山區的唯一一條通路,村民只能從“天梯”將山貨背到山外,換取一些必要的日用生活品。由於出入非常危險,也使整個村子基本處於閉塞狀態。

上下天梯要“貼三貼”、“靠三靠”,也只有青壯年才能出村。狹窄的天梯不能運大或重的東西,老弱病殘根本就沒法到外面去看病就醫。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的郭亮村,農民世世代代被圈在了這座大山裡。

1972年為讓鄉親們能走出大山,13位村民在村黨支部書記申明信的帶領下,賣掉山羊、山藥、土產品集資購買鋼錘 、鋼釺。在一無電力,二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人的雙手,硬是在懸崖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這條通往外界的巖洞。

這些鑿洞勇士們頂著風雪,腰繫著麻繩,懸於峭壁之上用鋼釺,鐵錘,硬是在紅巖絕壁上鑿出一排排炮眼,打出了一條通向山外的大路。

當年,這些鑿洞開路的突擊隊員,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費,玉米粥、玉米餅、窩頭野菜便是他們的一日三餐,這樣的強體力勞動,他們每人每天也只有兩斤玉米的配額,這在今天難以想象。

到1977年,歷經五年,鑿通了這條長1250米,高5米、寬4米的山崖公路。5年來共投入人工3萬多個,鑿碎並清理石渣2.5萬立方米,消耗鋼釺12噸,鐵錘,鋼釺4000多個。

不得不佩服聰明的太行山人在這太行絕壁上,開不成環山的盤山公路,便在山崖上鑿洞成公路,這種堪稱世界上最險奇的公路如掛壁在懸崖上,因此被稱為“掛壁公路”。

讓世人瞭解郭亮洞掛壁公路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導演謝晉以郭亮村為背景拍攝了電影《清涼寺的鐘聲》。通過電影人們知道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知道了這裡的絕壁公路風景以及郭亮人的精神與故事,郭亮村也由此名聲大噪。

太行山由於地殼運動形成了斷裂,幾乎是垂直而下,山谷就是萬丈深淵。掛壁公路就是在這樣的絕壁上開鑿出來的。如今,即使走在掛壁公路上,看著腳下的深谷,都會令人不寒而慄,難以想象當年郭亮村的村民是以何等的勇氣開鑿出了這樣一條人間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