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突然變成實力派(下)

韓雪 突然變成實力派(下)

她說的“浪費”包括:在片場聊聊天上上網,一天就過去了,打手機小遊戲打到凌晨兩三點,一睜眼天亮了。韓雪開始感知到這些時間流過卻沒有留下任何東西的遺憾,除了每年多幾部戲以外,在自我價值上並沒有太大的提升。

她想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但一開始也不知道做什麼好。有一次和好友章齡之聊天,對方在朋友圈抱怨自己的英語老師太嚴了,自己快被逼死了。韓雪忽然心一動,她一直很喜歡語言,但礙於種種原因都沒能系統地學習,她想要找一個嚴師強迫自己建立習慣,她跟章齡之說:“把那個老師介紹給我吧。”對方答應了。

一開始很艱難,每天都要做作業,趕上夜戲比較多的時候,收工再寫作業,常常要寫到凌晨兩三點。她的老師似乎永遠不睡覺,不管多晚都會回覆她一個表情。“你就每天會覺得很焦慮,有一個人在那兒等著你,你就有壓力,你不得不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

韓雪的英語老師不講語法也不講單詞,採用的是國外大學的通識教育,常常扔給韓雪一篇長文章,讀完要寫閱讀報告。韓雪戒掉了手機裡的小遊戲。偶有痛苦的反覆,刪掉了再裝回來,打了20關之後開始問自己,“我再多打20關有什麼意義嗎?沒有什麼意義,就把它刪掉了(笑)。”

因為作業多,韓雪不得不學會拆分時間,“她的概念裡是不能浪費時間,所有的碎片的時間她都用上了。”邵怡說。她是韓雪多年的朋友,深知韓雪的固執。有時候韓雪生病,邵怡勸她,“要不明天再弄?跟英語老師說一下。”但都被韓雪拒絕了。“我們總會說太累了,明天再弄吧,自己會說服自己,她是不會的。她說因為有了一個藉口,你第二天還會有別的藉口,比如說你下一次還會有另外的藉口,所以不能讓自己有藉口。”

2015年,張博、印小天和韓雪合作電視劇《巨浪》,每天看韓雪在片場爭分奪秒學英語,他倆覺得很奇怪,“這個女演員太奇葩了,拍這麼多年戲,哪兒有女演員現場學英語的。”但韓雪不動如山,到第三天的時候,張博忍不住了,小心地對印小天說:“天兒哥,要不咱倆也學學英語吧?”印小天問:“為什麼呀?”張博說:“用得著,你說韓雪這麼不浪費時間,咱們平時拍完戲都幹嗎了?”從那以後,張博每天拿著筆和本開始學英語,每天回去寫兩個小時英語作業,但只堅持了半年。

韓雪 突然變成實力派(下)

韓雪堅持到現在。她生活平順,深刻的痛苦是稀缺品,只能去書裡體味別人的人生,而大量的閱讀則令她受益良多。

在一個綜藝節目裡,她床頭放著一本《演員的力量》,作者是美國表演教練伊萬娜·查伯克,她強調演員要有效地運用內心的情感,尤其是痛苦的部分,去達到角色的目標,從而呈現出真實的表演。她最近在看英文版的《使女的故事》,不是劇集,而是原著,她說自己喜歡文學作品的開放性,這為她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我覺得好演員其實不只是靠在劇組這麼車軲轆滾出來的,更多的好演員是靠演戲之外生活中的積累,如果你不能過不一樣的人生,那你就去多看書、多看世界,很多的間接知識會幫助你去塑造好的角色。正因為有這些年的積累,今天你再讓我演戲的時候,我覺得要比以前那麼多年就只是靠在劇組的那點體驗、看劇本的積累來演戲,那要強太多太多了。”

具體到角色上,韓雪也一直在尋求轉變,尋覓和自己看上去不那麼“契合”的角色。喜劇、諜戰、反派……各種複雜的角色,她都去嘗試,就是“不想再演甜美的少女形象了”。

只是,一直到《我就是演員》之前,她還沒能遇到一部足以讓她擺脫“花瓶”標籤的代表作。“有一些戲我覺得,其實演得挺好的,只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太大了,每年你要指望在那麼多電視劇中間有一個爆款的,能讓大家看到的,真的是太難了。”但至少,這些希望撕掉標籤的努力讓她更清晰地知道了自己是一個怎樣的演員——“我不敢說我是那種天才型的演員,但是我覺得我是一個讓導演能很放心的(演員),你教過我,肯定能把角色按照你的要求演好的演員。”

迴響

韓雪 突然變成實力派(下)

去年,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韓雪興致勃勃地給其他嘉賓展示了自己的機器人玩具,嘉賓蘇岑點評:“機器人有什麼特點?機器人是嚴格地按照指令去行動的,韓雪一定是特別有生活秩序的人。”

她的確極其在意靠譜這件事,能力範圍以內,不允許自己出現不靠譜的狀況。“就是這個事情交到你手上,你一定要把它完成得很好,在我這個環節,我不會掉鏈子。能不能出彩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我是不會讓你覺得這個事跑偏了的,肯定不會有這種情況。”

吳彤說:“有人把勁兒使到別人身上。她把勁兒都使到自己身上了。”

現在的韓雪有著嚴格的時間管理:早上從來不睡懶覺,7點半起床,聽著廣播做點早飯,每天有固定的學英語和看書時間,從來不遲到,去一個地方會把堵車的時間也算上。

拍戲的時候,劇組有時莫名其妙就停下來,大家都乾等著,韓雪顯得比導演還著急,拼命地催場、催道具、催各個部門。韓雪團隊的工作人員時常感到壓力,她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是要有時間觀念,不能有拖延症。如果有遲到拖延,韓雪不會發火,但會很嚴肅地當面說出來。

在綜藝節目《跟著貝兒去冒險》中,嘉賓們兩兩分組,隨性的大張偉甚至有點害怕和韓雪分到一組,他開玩笑說:“韓雪老師屬於獨斷獨行的女人,看你太嬌氣,她就不管你了你知道吧?危難時刻,韓雪老師能不能伸出那隻手,可能能伸個手指頭就不錯了,而且還是小指頭。”

韓雪說,自己是個理性頭腦時刻掌控全局的人,很少“脫韁”。她會在同一家餐廳同一個位置點同一份菜,看上去有些無聊,但穩定的秩序是她安全感的來源。“我工作不怕多,不怕忙,但是必須是有秩序的,我知道我今天要做什麼,今天哪怕是做10件事也沒有關係,但是我要很清楚地知道這個時間我要幹什麼。”

性格的養成多少與她的成長環境有關。韓雪的爺爺是老紅軍,因為生病的關係47歲提前離休,本來光明的仕途戛然而止,承歡膝下的小孫女成了他全部的精神寄託。爺爺給韓雪立了嚴格的規矩:到點兒一定要回家,桌上的飯菜要分餐,每餐吃的分量要嚴格控制,以至於韓雪去了同學家,多吃幾塊排骨都特別高興。

爺爺很早就看出韓雪不好管教,三四歲時,他說韓雪“腦有反骨”。“從小就很擰,就是我想好,我要這樣,就必須這樣,就大人拿你沒什麼轍。”韓雪說。

18歲,她決定報考上海戲劇學院時,老師和家長都反對,但韓雪堅持那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家裡召開了一個民主會議,最後爺爺拍了板,“你自己定吧。”

最終,韓雪如願以償。入學前,爺爺送給她三句話——

紛紛萬事,直道而行。

做好人,演好戲。

三分天賦可問津,七分勤奮入桃園。

如今,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迴響。兩檔反響不錯的綜藝之後,團隊接到了紛至沓來的劇本。她表現得很冷靜,“?@個時候你可能要做一些篩選,什麼是真的值得去的,什麼是為了消費你現在的知名度或者是熱度。”

她選擇了《白夜行》裡的唐澤雪穗。那是韓雪最想嘗試的那種角色,一個複雜的邊緣性角色。唐澤雪穗幼時遭遇性侵,此後的人生裡與惡龍纏鬥,自己亦成為惡龍,一直在黑暗裡沉淪,直到最後也沒有遇到救贖。

中國的大小熒幕上不可能出現這樣陰暗的女主角,韓雪覺得,過了這村就真沒這店了,為此,她作出了取捨,“8、9、10、11,4個月的排練期,你去了音樂劇,你就什麼戲都排不了了,後來我想,你只要覺得你自己還是一個好演員,你明年也還是能接到好戲,但這種很極致的角色錯過了可能就沒有了。”

2018年12月,《白夜行》開始演出。韓雪從頭到尾都是一襲白衣,樣式變換,顏色不變,她的好友要去和男朋友約會,她心中嫉妒卻不露聲色,唱著甜蜜的歌祝福好友,對方興高采烈地離開,燈光暗下來,雪穗背過身,在紙片上寫字,“嘶啦”,撕下紙片的聲音刺耳,那代表著接下來好友將要遭遇的性侵厄運。韓雪那一刻在臺上展現的甜美和幽暗,令人毛骨悚然。

看到這樣的韓雪,有觀眾在評分網站寫道:“慶幸韓雪可以等到唐澤雪穗這個角色,她等這樣的角色應該等了好久好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