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離開真實就無所謂浪漫

書名:《紀實個人電影原理與操作》

關鍵詞:現代都市

簡介:

20多年來,個人紀實電影風起雲湧,它們為什麼成為電影新寵?它們未來是否真的會取代擺拍電影?本書從電影歷史與電影理論角度總結了個人紀實的基本原理,描述並探討了當前個人紀實電影的基本特徵和大量成功的操作案例。

推薦指數:⭐️⭐️⭐️⭐️ 點擊下方卡片立即閱讀

(此處已添加小說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精彩試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整整一代青年人視政治為“滑稽的把戲”。當時的文藝作品開始注意這些年輕人,描寫這些人成為這一時期文學藝術的特殊現象,在美國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國被稱作“憤怒的青年”,在法國則被稱作“世紀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從主題到情節、從風格到表現手法都帶著這種時代的印痕。

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也就是說,創作者要表現內心的真實,進行寫實性的創作,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而不同導演的主觀寫實,就使得影片就具有不同的“個人風格”。

安德烈·巴贊(1918-1958)是法國戰後偉大的電影評論家和理論家。1945年,他發表了電影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奠基性文章《攝影影象的本體論》,發現電影的本性就是再現事物的原貌。50年代,他創辦《電影手冊》雜誌、並擔任主編。

巴贊40歲便被白血病奪取生命,未能親自經歷戰後法國電影追尋真實的創新時期——法國新浪潮的崛起。但是他的《電影手冊》的同事們(即著名的《電影手冊》派)掀起的新浪潮把他的理論實踐於銀幕,為電影帶來真實美學的新氣息。因此,他被稱為“電影新浪潮之父”、“精神之父”、“電影的亞里士多德”。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興起還由於當時法國電影工業的經濟困難。在戰爭被破壞的法國,各個電影製片廠無力奉行大片政策和好萊塢進行抗衡。《電影手冊》雜誌的年青人鼓吹不用大明星就可以拍出賺錢的電影,有人便願意開始投資,特別是在夏布羅爾《表兄弟》(Les Cousins,1959年)、特呂弗的《四百擊》(1959年)、戈達爾《精疲力盡》(À bout de souffle,1960年)在商業和藝術上大獲成功以後,“新浪潮”電影開始盛行。

50年代中期,統治法國影壇的是相當老化的攝影棚影片,大部改編自19世紀小說。弗朗索瓦·特呂弗正面批判這種優質電影,從而引發大論戰。特別是他們所反抗的那種“優質電影”,那種靠鉅額投資,靠有把握的明星,靠以導演資歷為主的製片制度,靠大量採用佈景等人工手段,靠故事情節吸引人,以及影片製作週期長等等,在他們看來這與好萊塢在製作上毫無兩樣,違背了社會的原貌和電影寫實的本性。(用佈景+美人的圖)

特呂弗等人都沒上過專門的電影學校或受過專門的訓練。他們對電影的認識和學習,是通過在法國電影資料館裡看片得來的。他們在還不懂得應該怎樣拍片的時候,已經從那些壞電影中懂得了不應該怎麼拍片。(框起作為補充閱讀,加上法國電影資料館的照片)

在如何表現內心真實的寫實性創作上——“新浪潮”提出:“拍電影,重要的不是製作,而是要成為影片的製作者”。戈達爾大聲疾呼:“拍電影,就是寫作”。特呂弗宣稱:“應當以另一種精神來拍另一種事物,應當拋開昂貴的攝影棚……,應當到街頭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攝……”。

當他們自己拿到了攝影機之後,他們採取了與“優質電影”完全不同的製作方法:靠很少的經費,靠選擇非職業演員,靠以導演個人風格為主的製片方式,大量的採用實景拍攝,靠非情節化、非故事化、打破了以衝突律為基礎的戲劇觀念,影片製作週期短等等。所以人們說:“新浪潮首先是一次製片技術和製片方法的革命”。它沉重地打擊了法國好萊塢式的“優質電影”。這個現象很快對全世界產生了影響。從巴西到波蘭,自捷克斯洛伐克至美國,都有青年影人效仿新浪潮掀起新電影。

特呂弗的《四百擊》(1959)是“新浪潮”較早出現的描寫生活真實的代表作。他用現代主義手法敘述了他童年時代的遭遇:小男孩安託萬·多尼爾(Antoine Doinel)因無法忍受學校、家庭、社會的“管教”而走上叛逆的道路,尋找自己的自由。該片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並沒有一件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將要做什麼為線索來調動觀眾的興趣。他認為生活是散漫而沒有連續性的事件的組合,在電影創作上否定傳統的完整情節結構,以瑣碎的生活情節代替戲劇性非常態(也因此顯得不真實)的情節。

戈達爾是以蔑視傳統電影技法聞名的“破壞美學”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壞傳統結構、力求更為真實地表現人的精神方面比特呂弗走得更遠,著名的《精疲力盡》(1959)就是其創作風格的最好體現。

故事略顯無序,採用真實場景,拍攝手法隨心所欲,剪輯自由,語言文學味道濃重。而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標準的"新浪潮角色":沒有經濟基礎的米歇爾性格頹廢卻珍重感情,帕特莉夏水性揚花並且最終以背叛解決了與米歇爾的關係問題。

1959年,戈達爾還是一位無名小子。由特呂弗做聯合編劇,夏布洛爾做監製,為他招攬了很多人氣。可是沒多久,特呂弗和夏布洛爾在片場吵了起來,一個認為女演員應該直視鏡頭,一個認為應該讓她奔跑,倆人找導演戈達爾評理,戈達爾打著哈欠說,你們自己看著辦吧,要不就別拍了。不出一個禮拜,兩人相繼離開,剩下戈達爾一個人,一邊叼著煙,一邊獨自完成了這部《筋疲力盡》。 2007年,年逾古稀的戈達爾拒絕了歐洲電影獎的終身成就獎,說:我尚未終身,何來成就。

“新浪潮”不僅促進了法國電影表現手法的多樣化,也引發了現代主義電影思潮在歐美各國的第二次興起。

在藝術上突破了以往傳統的電影語法,他們用長鏡頭來代替蒙太奇規則。用隨意的移動鏡頭來代替景對景的拍攝。用大量的分切來加快電影的節奏。但是拒絕使用一些,顛倒時空,之類的現代派手法。他們追求直接的真實感覺,但不像真實電影(請參考《激發真實的法國真實電影》一節)一樣那麼客觀的去表現事物,而是充滿了主觀性與抒情性,但從不打亂和攪亂生活原貌。這類影片較強調生活氣息,採用實景拍攝,主張即興創作;影片大多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表現手法上也比較多變。因此“新浪潮”所追求的真實不是脫離實際的真實,它是從個人認識上來對生活進行個人化的寫實。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為法國新浪潮的終結,主要觀點是,新浪潮電影的形式和風格,已廣泛地滲入到各種電影製作之中。

本文節選自《紀實個人電影原理與操作》,喜歡的朋友點擊上方小說卡片,即可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