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的產品設計都在沿用他的“百姓日用即道”???一看便知

王艮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是母親把他培養成人,他對母親也很孝順。建文元年(1398),王艮參加鄉試高中解元,第二年又參加會試,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殿試策對王艮又是最優,但惠帝嫌其貌醜,便將儀表堂堂的胡廣選為狀元,而王艮只能位居第二,第三名是李貫,此科一甲均為江西人。也許是惠帝心有不忍,特將一甲三人並授翰林院修撰。參與撰修《太祖實錄》、《類要》、《時政記》等。一時朝廷大作都由他們整理。

為何現在的產品設計都在沿用他的“百姓日用即道”???一看便知

惠帝雖對王艮不公,但王艮對惠帝卻是忠心耿耿,曾多次上書言事,無所迴避,端容正色,凜然不可犯,恪盡職守,侃侃自任。

王艮初聞“靖難”兵起,便每日憂鬱,寢食不安。建文四年(1402),燕王的軍隊已逼近京城。王艮閉門哭泣不已,與妻子訣別說:“食人之祿者,死人之事,吾不復生矣。”

當時解縉,吳溥與胡廣、王艮都是鄰居,京城被攻陷的前一天,他們這些建文重臣曾集合在吳溥家中。解縉陳說大義,胡廣也慷慨激昂,只有王艮一無言詞,獨自流淚。吳溥言道:“三位大人受知最深,事在頃刻。若溥,去就固可從容也。”三人隨後離去。吳溥的兒子吳與弼當時還小,感嘆說:“胡叔叔能仗節,大是佳事。”吳博對兒子說:“不然,獨你王叔叔死耳。”語未畢,隔牆便聽胡廣大呼:“外面喧鬧什麼?看看,別讓豬跑了。”吳溥回過頭對兒子說:“一豬尚不肯舍,寧捨生乎?”不一會兒,便聽到了王艮家傳來哭聲,原來王艮歸家後,便向母親宋氏言明自己的志向,母親勉勵兒子以忠義全節,不要顧念母親、妻兒,王艮遂飲鴆而亡。惠帝聞聽王艮為了他服毒而亡,很是感動,特派禮部侍郎黃觀(洪武二十四年狀元,後亦忠節而死)前往諭祭。而在京城失陷的當日,解縉、胡廣急忙出城拜迎燕王,又成了永樂朝的重臣。

為何現在的產品設計都在沿用他的“百姓日用即道”???一看便知

相傳當年王艮廷試第一後,惠帝嫌其貌醜便有意刁難,於是召王艮和胡廣以《月桂》為題即席賦詩。兩人不多時便都寫好呈上,胡廣寫的是:“作盡九州三島賦,吟成四海五湖詩。月中丹桂連根拔,不許旁人折半枝。”王艮寫的是:“騎鯨直上九天台,親見嫦娥把桂栽。恰遇廣寒宮未鎖,被臣和月撮將來。”惠帝閱後大為高興,深感王艮才華確高一籌,並命雙狀元騎馬遊金街,下科不許為例,其實王艮已被定為第二名了。

明福王時諡王艮文節。清朝時,諡忠節。

王艮確是才華橫溢,又精通韻律,他曾依“神、真、人、塵、春”為韻作《梅花詩一百首》,堪稱梅花詩中的珍品,他的著作還有《翰林集》十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