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講到戰後重建,就無法避免的一定會談到德國,這個曾經在二戰前居於世界前列的發達國家,因為希特勒的寡頭政治而差點毀於一旦,當我們談到二戰就一定會提到德國,就像提到法西斯一定會想到意大利一樣理所當然。

我們所提到的這部《氣球》,就是一部關於德國的電影。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本以為使法西斯“發揚光大”的納粹主義覆滅之後,世界恢復了和平,人們可以一如既往的站在統一戰線上。

但是事實上戰後重建的工作並沒有一帆風順,反而矛盾重重,我們所熟知的馬歇爾計劃和東歐劇變,就是發生在戰後重建時期的大事記,依靠著北約和華約的對峙形式演變而凸顯出其歷史意義。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為了鞏固自己的力量,前蘇聯採取了遙控手段。通過對東歐各個衛星國的遙控方式,來對以北約為首的美國施展壓力;而美國也不甘示弱,通過我們在前面所提到的馬歇爾計劃,一方面提供給北大西洋各國相應的經濟和物資援助,另一方便與前蘇聯遙相呼應。

這就是我們書本中提到的冷戰時期。

而德國也因為冷戰的影響,被迫形成了兩個區域,互相宣告獨立主權,這就是我們口中經常提到的東德和西德。

到了之後冷戰形勢愈發嚴峻的時候,柏林牆就產生了,它被豎立於柏林市內,將柏林市一分為二,從此牆的兩邊,就是兩個世界,有機關槍假設,有重兵把守,在《間諜之橋》裡也有提到過,在牆未建立時,你可以來回穿梭東西柏林,但是當它已完成,意識形態的對立就已經確立了。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但是為了不同的原因,人們總是願意鋌而走險,總有人願意不顧死亡的威脅,逃亡牆的另一面。

電影《氣球》的故事,講的就是一家人坐著熱氣球從東德逃亡西德的故事。

逃亡

“逃亡”這個主題很多電影都喜歡用,它很有末世主義的色彩,像是《我是傳奇》、《雪國列車》、《獨立日》等等,當形勢越來越嚴峻,人們遇到的困難也將觸目驚心,我上一篇裡講到的《芬妮的旅程》,談到猶太人逃出納粹魔掌的經歷,其實也是如此,當某種災難產生時,人們不得不做出選擇來回避這種災難。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這也是電影刻畫人物的一種選擇。

用情境來刻畫人物。

當情境產生變化時,人物也需要對情境的轉變做出相應的反應,在《氣球》這部電影中,一開始,電影就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場景中,體驗極限情境下產生的壓抑感。

電影的一開頭,在黑夜裡,一個奔跑的男人逃向了一堵牆,而在他的遠方的一側,幾個人將槍口瞄準了這個可憐的人,緊張對立感被強化,“逃亡”的主題也隨著這種鏡頭的調度而強化,我們很容易能夠想到這個男人最終的結局。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但是在結局到來之前,我們期盼著他仍有希望活下去,“逃亡”讓這種願望具有了悲觀意義,當某些逃脫成為唯一的選擇的時候,我們就像是在購買彩票一樣,對這種逃脫的成功率報以一種絕對的自信,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我們也願意嘗試一下。

這大概是《氣球》中彼得一家屢次嘗試逃亡的原因所在。

逃亡究竟對於我們有著怎樣的魔力呢?

為什麼他們會放棄當下的生活選擇步入危險的泥濘中?

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態度轉變?

當開頭的逃亡橋段帶出電影主題的時候,我們也不免對彼得一家報以相當的好奇,這群從電影開頭就一直想要逃亡西德的一群人,冒著死亡的風險,毅然決然的做出了決定,並加以踐行,只為了自己眼中的自由。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一開始我無法理解這種自由,因為自由沒有實質意義,正如“逃亡”帶不來任何經濟回報一樣,縱然很多人選擇了逃亡,但他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逃亡,而不是更加理性和執著主動去選擇。

首先是情境促使了“逃亡”的產生,並且人們無法拒絕,於是產生了悲劇或轉機,而當這種“逃亡”被賦予主觀意義的時候,它往往是更有傳道意義的思想延伸,在電影《猩球崛起》裡,猩猩家族逃出了人們的研究基地,戰勝了人類的高科技,躲入深山中,希望創造一個具有智慧的猩猩社會,也正因如此,當一種信念因為與未來產生了某種聯繫,角色就更願意去完善自己當前的信念,並一直堅信著。

說到底,有時候我們確實是因為相信“逃亡”的正確性,才選擇了“逃亡”。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信念給予我們的力量,要比我們想象的強大的多。

信念

同為德國題材的電影《再見列寧》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始終相信民主德國(東德)思想的母親在柏林牆倒塌之前因心臟病而昏厥過去,在她醒來後,為了不讓母親受刺激,兒子用“愛”為母親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民主德國。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電影,講述了一段關於親情的故事,而我們也能從這樣的故事中看到一些更具特點的東西,比如:信仰。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我們因為愛別人而更加的愛他們,也因為恨而產生了額外的恨,愛和恨是人類世界中最常見也是最直觀的兩種情緒表達,就像人們總是為各種自己的行為尋找理由或動機一樣,愛和恨是人們對某些看法而產生的情緒結果。

而信仰,是愛的一種形式。

意識形態戰爭是冷戰的焦點,人們因為信任自己所代表的意識形態而越發的擁護它們,進而敵視敵對的意識形態,這是人之常情,信任產生的力量很強大,這就是為什麼當《氣球》中的彼得一家逃走之前,作為秘密警察的鄰居對他們異常的行為毫無察覺的原因所在。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自由的信念是根植於彼得一家內心深處的信仰,而且因為當時東德經濟的負增長,食物緊缺、高壓管控、經濟配給等嚴格的管理方式,讓人們開始對更加自由和富足的西德的嚮往更強烈,一方面是個體對於自由社會的嚮往激發“逃亡”的行為,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情境在影響著人們對自己態度做出更進一步或退一步的強化。

影響往往都是多方面的,所以有時候故事一直髮展到了最後,有時候卻戛然而止,像是《索爾之子》、《三塊廣告牌》這樣的電影,前者索爾沒有活著走出戰爭,後者失去女兒的母親,也沒有找到兇手,細碎的生活讓我們有時候進退維谷,充滿了迷惘,所以有時候你可能很相信自己的決定,但有時候又覺得異常的愚蠢。

這就是為什麼在影片《氣球》裡,第一次熱氣球逃亡失敗之後,彼得的妻子顫抖的說再也不想來第二次了的原因。未來的美好值得憧憬,但當美好破碎之後,恐懼也就接踵而至,逃亡這種模稜兩可的東西,本身就是在賭運氣。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那麼為什麼之後,彼得他們還是選擇乘坐熱氣球逃亡西德呢?

還是多方面的影響促使他去做這樣的選擇,相比於第一次的主動逃亡而言,第二次的選擇就顯得更壓抑和慌張。

秘密警察的多方搜捕和朋友的傾力相助,讓彼得加速了熱氣球的縫製速度,當形勢急轉直下,秘密警察即將要發現真相時,影片也不出所料的進入了逃亡的最高潮。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抱持著對自由意志的強烈追求,角色做出相應的逃亡行為,而逃亡行為的成功,也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角色對於自由思想的理解。

改變

如今我們的生活是多元化的,不同於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的極端對立,現在世界往往是文化交融的世界,一來我們在吸收著外面的文化並讓自身更加強大,另一方面不同意識形態的文化和規則也在以人之長補己之短。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如今的世界,很難找到一個單一的意識形態,正像人種差異概念在文明的演進中不斷消失一樣,我們也在逐漸喪失自我的形式差異。

慶幸的是,我們終究是文明中的終生學習者,在文明的演進中不斷充實著自己的思想,併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新式的意識形態,像是《氣球》中的那種極端社會形態幾乎蕩然無存,在未來,影響我們的將是我們自己。

社會在改變我們的思想,而反過來我們的思想又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一種可行的文本,人類社會的發展從始至終都是依靠著這種個體間的互動而成立的,我們也在不斷的試錯中,找到最符合人類發展的烏托邦。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所以我們也能看出,阻礙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柏林牆終究將要被拆除,我們也看到拆除之後,從20世紀90年代起,到21世紀初,德國經濟的驚人變化,《氣球》所傳達的,大概也就是這種個體融合之後強烈的情感力量,當分裂成為整合前最大的情感考研時,我們也知道,融合將會讓每個人都意識到團結的必要性。


《氣球》,還有什麼比自由更加迷人?


畢竟,成為一個整體,是我們永遠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