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毀容顏犧牲了美,她們是東南亞最後一批紋面女!


在緬甸西部的山區,有個名叫欽邦的地方,當地有不少欽族女性習慣於在臉部刺青,被稱為“紋面女”。在過去的200多年裡,當地人一直保持著這個傳統舊俗。如果,一個女人沒有紋面,那她會被認為是不貞潔的女人,從而沒有人敢於娶她。所以即使紋面的過程是相當痛苦的,但她們依然會堅持這麼做。

歷史上,欽族的女人素以紋身著稱,她們不惜自毀容顏,只為將來能有個婆家歸宿。相傳,這一傳統最初是源自古時候一位部落國王經過當地的村莊,看到此地的女人個個都是皮膚白淨、身材修長,高顏值的大美女,於是命令手下擄走了當地所有年輕女孩兒。

從那以後,當地欽族家庭便開始在自家女孩兒的臉上刺青,只有這樣她們才不會再被國王或者土匪強盜擄走。於是,這種在女孩兒臉部刺青的做法越來越普遍,甚至成了傳統,一代代傳了下去。另一種說法是說,這種做法是英國傳教士的要求:只有那些紋面的女人才能最終上天堂得圓滿!


在欽邦地區,共有6個較大的欽族村寨,如今他們仍然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於當地的山區和叢林間,而每個部落又有不同的紋面風格,有的女孩會刻意在臉上紋上一些字母的圖案,如“P”、“D”或“Y”的。

還有的女人,從額頭到下巴上並沒有圖案,只是滿滿的刺青,當女人從年輕到年老之後,隨著皮膚的鬆弛,臉上會呈現黑色或灰色等不同刺青顏色,看上去有點嚇人。

傳統上,欽族女人紋面的工具是樹葉、草芽和菸灰。葉子汁水生成顏料,菸灰用來消毒,最後把草芽搗碎蓋在臉上當做癒合劑,而刺青過程中用的“針”就是這種荊棘刺。整個紋面過程非常痛苦!

一位72歲的欽族婦女感嘆,紋面的時候我只有12歲,過程非常疼。事後,我的臉疼了5、6天。我當時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好像這就是個由來已久的傳統,到了這個年齡的女孩兒都得這樣做。

這兩位欽族紋面老人是緬甸欽邦當地的網紅老人,許多遊客來到欽邦都會專程拜訪她們,並聽她們講述“自毀容顏”的紋面故事。

86歲的這位紋面老人多才多藝,在拜訪的過程中還為我們展示了用鼻子吹奏傳統長笛的絕技!據她說,自己的紋面是15歲時有的,當時她是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她本人當時非常抵制紋面,但卻拗不過傳統和祖制,最終只能犧牲了美麗的容顏。

女孩兒在紋面之後,臉腫了一個星期。她的媽媽安慰她:紋面之後可以找到一個好丈夫!從上個世紀的60年代起,緬甸政府開始禁止女人紋面,而這批老年欽族婦女,也成了最後一代保持傳統舊俗者。

這位48歲的欽族婦女是當地少數幾個紋面的“年輕人”之一。據說,她從小就是個孤兒,村裡的老人們說她應該紋面,讓神靈保護,於是就在懵懵懂懂的年齡時被迫紋面。雖然當地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禁令,但由於地處偏遠山區,她最終還是沒有逃過這一“劫難”。

雖然是傳統,但當地大多數年輕一點的欽族人不認同這些老人的紋面,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落後讓然感到羞愧的傳統。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一批批攝影師來到紋面女村落拍攝創作,有些欽族人開始為家裡有位“紋面女”而感到驕傲。隨著年齡的增長,當這批紋面女性去世之後,這段欽族最有特色的歷史只能歸入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