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建章:不改善入境旅遊,中國會變成貿易逆差國家

攜程集團執行董事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日前表示,近年來,中國的貨物貿易順差正在被服務貿易逆差所抵消。當下中國入境旅遊人數及增長率呈增長停滯狀態,對比快速增長的出境旅遊,他呼籲中國儘快補足入境遊的短板。

“中國現在貨物貿易的順差一年差不多4000億美金,但是卻被服務貿易逆差抵消了大概3000億美金。而這3000億美金逆差中,旅遊貿易的逆差就有2000億。”梁建章4月14日在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的活動上說。他指出,這背後的原因就是中國出境遊人數遠遠大於入境遊人數。如果5年後出境遊人數再翻一番,而入境遊繼續停滯,那麼中國將從現在一個貿易順差國家,變成貿易逆差國家。

“通俗來說,就是中國通過貨物貿易掙了錢,又通過出境旅遊消費把錢花出去,但卻沒有吸引更多外國人來中國旅遊花錢。”梁建章說。他認為限制入境遊發展的幾個瓶頸包括簽證問題、上網問題、形象宣傳問題。

中國服務貿易自1998年起持續逆差,且近年來有加速擴大趨勢。2018年,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服務貿易逆差額達291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9.8%,增加幅度為259億美元,相當於同期貨物和服務貿易順差降幅1004億美元的25.8%。

另外,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18年旅遊市場數據,2018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而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7%。按入境旅遊人數排序,我國主要客源市場前17位國家如下:緬甸、越南、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加拿大、泰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其中緬甸、越南、俄羅斯、蒙古、印度含邊民旅華人數)。

以下為梁建章演講實錄:

隨著科技的發展,旅遊變得越來越全球化。現在學英語的很多,中國人留學的很多,出國旅遊的也非常多,整個旅遊業當然會越來越興旺。

這個跟中國的貿易有什麼關係?其實跟中國的貿易非常有關係。給大家說一些數字:中國現在貨物貿易的順差一年差不多4000億美金,但是卻被服務貿易逆差抵消了大概3000億美金。而這3000億美金逆差中,旅遊貿易的逆差就有2000億美金。

那為什麼我們有2000億美金的旅遊貿易逆差呢?這是因為中國出境遊人數要遠遠大於入境遊人數,差距大概在8000萬人,如果每人花2000-3000美金,就是2000億美金左右。

而且出境旅遊還在快速增長,中國目前持有護照的人口僅10%,隨著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未來中國人還會更多地去旅遊,增長速度是兩位數。但與此同時,入境旅遊卻幾乎沒有太大增長,這跟中國經濟整體規模迅速擴大是極不相稱的。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5年以後出境遊再翻一倍,而入境旅遊繼續停滯,那時候中國就會從現在一個貿易順差國家,變成貿易逆差國家。

通俗來說,就是中國通過貨物貿易掙了錢,又通過出境旅遊消費把錢花出去,但卻沒有掙到更多外國人在中國旅遊消費的錢。

那麼這麼重要的入境旅遊,到底問題是什麼,瓶頸在哪裡呢?

第一,簽證不太容易。中國簽證便利度現在排在136個國家中的129位。如果能讓外國人辦中國簽證更便利,中國旅遊市場會有更多機會和空間。

第二,外國人在中國上網不是太方便,比如在社交媒體分享照片就有困難。這方面也應該做一些改善。

第三,我們國家在海外的形象宣傳上還需要提升。當下外國人對中國科技和基礎設施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缺少認知,很多人對中國的認識還停留在功夫時代。

這些方面,攜程與CCG(全球化智庫)還在共同研究,希望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議,讓中國入境旅遊也能隨著中國經濟同步發展。

未來,我們希望外國人能把中國作為首選的旅遊或者留學和交流的目的地之一,這也將成為中國的軟實力,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