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一线双联”“夜访民情”?

仁化县为做好

为基层办好事实事工作出新招

↓↓↓

2018年仁化县依托市委双“113”工作机制,创新深入开展了“一线双联”活动,即县领导班子、县直机关单位和镇(街)干部大抓基层一线,实行干部联村联户,为基层办好事实事。2019年来,按照韶关市委提出的“夜访”群众制度,该县结合当地“民忧档案”机制,进一步深化拓展“一线双联”品牌活动,创新建立了“夜访民情”工作制度,明确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推动县镇领导干部重心向村一级下移,以实际行动践行“脚上有土、心中有谱”工作作风,有效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日前,仁化县全面开展“一线双联”和“夜访民情”活动,挂点县领导统一深入到镇(街)村一级与镇(街)、村(社区)班子集体座谈,到挂点的镇(街道)党校春季班为党员干部上第一课,并在当晚深入农户家中交流谈心,了解民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了新合力、注入了新动力。

基层党员干部在“家门口”受党性教育

此次“一线双联”活动中,恰值镇街党委党校春季班开班,该县11位挂点县领导,围绕政治理论宣讲、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内容,为驻村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基层党员干部900多人,上了春季班第一课。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仁化县董塘镇党校2019年春季班县领导上党课。龙全明 摄

据了解,仁化县11个镇(街)党校于去年8月挂牌成立并运转,它们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校,采取内招外聘、上下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开放式党员教育师资库。县领导和县直单位一把手结合“一线双联”活动,担任所挂点镇街或所挂点村(社区)所在的镇(街)党校的兼职老师。此次春季班是第二个学期开课,挂点县领导上完第一课后,镇(街)党校授课教师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广东省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进行专题辅导。

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群众心中“千千结”

4月9日20点整,仁化县相关领导来到大桥镇开展“一线双联”和“夜访民情”活动,并召开党政班子集体座谈会。以问题为导向,与镇(街)、村(社区)班子集体座谈,是“一线双联”和“夜访民情”活动的重要内容。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通过“一线双联”活动解决了偏远山村道路硬底化问题。黄荣坤 摄

4月10日,该县四套班子成员、“法检”两长、“一线双联”挂点单位,统一到了挂点镇(街)、村(社区)研究解决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照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检查挂点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为2019年基层党建组织力提升夯实基础。

夜下农户家中迎来新“亲戚”

自今年3月创新启动“夜访民情”工作制度以来,每周三晚上7:30-9:30,不少县领导就像走亲戚一样,深入到村小组长、普通农户或贫困户家中,听民意、释民惑、解民忧。

“夜访民情”活动,让广大领导干部成为了倾听群众心声、化解群众困难的“贴心人、暖心人”。

据悉,自2018年以来,该县“一线双联”活动共收集镇(街)、村(社区)、农户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共3800多个,化解率达100%,其中,县财政共投入245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10个乡镇的交流楼建设、破旧村委会办公楼的扩建或重建、125个村(社区)组织阵地建设等,并正加快4个重点镇和10个重点村的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组织力提升等各项工作

,真正形成了共商共谋共促乡村振兴发展的良好局面。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文字:特约记者 谭玉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