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工業大提速 會戰新高潮

本報訊 今年以來,涇縣上下迅速緊起來、幹起來,迅速掀起工業提速大會戰高潮。

樹牢“抓發展必須抓產業,抓產業首在抓工業”理念。該縣堅持把電機泵閥、宣紙作為主導產業來抓。電機泵閥等主導產業向集群化、綠色化轉型,改造提升電機上游鑄造企業,引進先進電機制造技術,鼓勵泵閥企業研發不鏽鋼泵、耐腐泵等產品,積極申創國家中小型電機智能製造示範項目、國家級電機綠色供應鏈項目,全力建設國內最具特色的中小型電機集聚基地、國內最大的防腐泵(氟塑泵)生產基地。突出創新驅動,新引進高層次科創團隊2個,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3家,爭取省級科技重大專項2項。凱特泵業、華生機電等8家企業在省股管中心科技創新板掛牌。中國宣紙小鎮完成規劃編制,重點建設中國宣紙小鎮,研發宣紙文創衍生品,打造宣紙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精品。宣紙股份公司入選國家工業遺產,成功複評“中國宣紙之鄉”。積極培育“四新”經濟,鼓勵支持特種材料、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中建材(涇縣)非金屬礦深加工研究所成功簽約。

繼續完善產業升級扶持政策。該縣建立了縣領導結對幫扶重點企業機制,進一步完善《涇縣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優惠政策,按時兌現“工業企業納稅十強”等各類工業獎扶資金。完善《涇縣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配套獎勵暫行辦法(試行)》,通過制定貸款貼息、稅收返還、資金補助等政策措施,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落實《涇縣工業經濟還貸週轉資金管理實施意見》,推進銀政企合作,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出臺涇縣人才工作“20條”等“1+5”激勵政策,增加10%以上的技改投入。大力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授予11位企業家“工業強縣功臣”“優秀工業企業家”稱號。推行招商引資項目“幫辦服務”,構建引資單位幫辦、職能部門幫辦、園區幫辦等幫辦服務體系,並大力推進“一線工作法”,全面推行工作現場會辦、現場交辦、現場督辦,做到領導在一線指揮、決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切實解決企業用工、培訓、融資、用電等問題。旗幟鮮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積極弘揚企業家精神,深入實施“四送一服”“走幫服”活動,高效落實國家稅費減免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全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

把招商作為後發趕超的制勝要訣。該縣調整招商體制機制,由縣四大班子領導牽頭,組建4個專業招商分局、12個招商小組,率隊深入滬蘇浙等重點招商區域開展招商活動,形成一個重點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遴選首批8名優秀機關幹部,開展優質項目招引,積極承接滬蘇浙地區產業轉移。聘請皖南電機、臥龍泵閥等7名銷售精英,擔任首批招商顧問,探索委託招商,成功簽約項目12個。實行縣領導聯繫、包辦服務等各項幫辦制度,將“涇縣招商局”更名為“涇縣投資合作促進局”,增加了投資促進、項目預審、優惠政策兌現等職能,紮實開展“四送一服”等活動,配套落實“窗口受理無否決權”、“行政審批容缺受理”等機制。突出招大引強,與世界500強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及皖能集團、南京寶泰等簽訂合作協議,設立非金屬礦深加工研究所和“交大-中建材(涇縣)新材料聯合研究與發展中心”,成立了寶泰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促進方解石等產業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 顧維林 特約記者 蔡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