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銀河去年淨利潤虧損6.99億 新藥研發何時“拯救”上市公司

3月29日,北海銀河生物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由“銀河生物”更名為“ST銀河(000806)”。

但這對ST銀河(000806,SZ)來說,似乎只是“風雨飄搖”的跡象之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ST銀河將生物醫藥領域作為未來五年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輸配電則是其傳統主營業務。這兩大業務似乎不太“給力”,2018年ST銀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99億元。

目前,ST銀河生物醫藥板塊重點“押寶”產品為腫瘤靶向藥“CD19CAR-T”以及第三代EGFR抑制劑藥品。但現在這兩大產品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距離上市還有一段時間。去年淨利虧損6.99億

4月14日晚間,ST銀河發佈2018年業績快報,上市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61億元,同比下降27.20%;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虧損6.99億元,同比下降6933.31%。ST銀河解釋,營業利潤以及淨利潤大幅下降,是因為公司對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程視界)無法償還的訂金計提壞賬損失2.98億元,以及報告期內公司輸配電產品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實際上,對於ST銀河顯著惡化的2018年業績情況,不少投資者早有準備。早在此前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中,上市公司就披露,預計全年淨利潤虧損6.5億元~8.5億元。ST銀河當時稱,因公司終止收購遠程視界子公司,遠程視界本應依約向公司全額退還已經收取的3億元定金。但因遠程視界財務狀況持續惡化,雖已啟動司法程序,但仍存在訂金無法收回的風險,因此對該筆訂金計提較大比例壞賬損失。

對外投資“踩雷”,只是ST銀河2018年遇到的糟心事之一。輸配電產品收入大幅下降,也讓公司的“雙業務”模式一側失衡。而在生物醫藥領域,ST銀河重點“押寶”產品CD19CAR-T藥物與第三代EGFR抑制劑藥品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但距離上市銷售還有一段時間。

“押寶”抗癌藥

ST銀河披露,目前公司對於生物醫藥的切入主要在腫瘤等重大疾病治療方面,其中包括免疫細胞、單克隆抗體、幹細胞、溶瘤病毒等創新藥物研發。目前,ST銀河有兩項新藥研發項目在2018年末及2019年初先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2018年10月,ST銀河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與四川大學聯合提交的“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獲得臨床試驗批件,該產品的適應症為淋巴瘤。ST銀河表示,公司CAR-T新藥研發項目進度處於國內第一梯隊。2019年1月,ST銀河再次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與合作方聯合提交的第三代EGFR抑制劑藥物已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該產品的適應症為攜帶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對於ST銀河來說,經營層面先後陷入控股股東佔用資金、違規對外擔保、投資訂金難收回等困境,但若新藥研發成功並轉型為抗癌藥廠,則有望扭轉局面。

不過,新藥研發需要較長週期,ST銀河在研藥品能否研發成功、何時上市銷售都還未可知。對此,4月15日,ST銀河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公司上述兩項藥品已穩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重大事項會進行公告。同時該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新藥研發不確定性較大,所以目前不能確認藥物上市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