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金庸老先生寫的武俠小說,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都很受觀眾歡迎。

據不完全統計,金庸老先生的四大名著,《倚天屠龍記》被翻拍了7次,《笑傲江湖》8次,《射鵰英雄傳》7次,《天龍八部》5次,幾乎囊括了70年代到現在的所有的武俠影視劇。提起武俠,就不得不談到金庸老先生,而金庸老先生的另一名著《連城訣》卻鮮少有人翻拍,這是為什麼呢?這三點原因不容忽視。

《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1.主線劇情交代較慢

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劇,開頭總給人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在當你以為主角已經現身的時候,卻給觀眾來個大反轉,出人意料。《連城訣》也一樣,劇中開頭,同門師兄弟為了“連城訣”自相殘殺,本以為主角會是三個師兄弟,後來又出來一個丁典,在觀眾正等著丁典大展身手時,好巧不巧的,丁典三下五除二就被大反派給抓牢裡去了。在觀眾都期待丁典能在牢中,奮發圖強,回來報仇雪恨時,金庸老先生卻不給他這個機會,丁典這一關就被關了十幾年。最後又出來了一個狄雲,才恍然大悟的知道,這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2.劇情揭露太現實

很多看過《連城訣》這部劇的觀眾,都感覺這是金庸老先生的一部另類之作。劇中,沒有俠骨柔情的張無忌,沒有放蕩不羈的令狐沖,沒有忠肝義膽的郭靖,更沒有義薄雲天的喬峰。幾乎所有人,都是貪婪自私的,為了“連城訣”寶藏,不惜背棄師門,拋妻棄女。陰險狡詐的戚長髮,心狠手辣的萬震山,還有個言遠平,雖然躲在暗處,但十幾年過去,對“連城訣”的寶藏也並不死心,這些在“貪”子作祟下的表現,被刻畫得入木三分。人性都是貪婪的,當鉅額寶藏在唾手可得位置時,人性的自私貪婪被金庸老先生揭露的淋漓盡致。


《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3.場面太過血腥暴力

武俠小說總免不了打鬥場面,血腥的場景特效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連城訣》的武俠場面,確實太過暴力血腥。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狄雲,被陷害入獄,在獄中卻經歷了非人的折磨,不僅被廢掉武功,還被穿琵琶骨,這種配角都不會有的場景,卻在主角身上展現了。不過要說最血腥的場面,還是在冰天雪地裡,血刀老祖(計春華 飾)被“落花流水”四大高手追殺的時候,反殺的場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血刀老祖一刀把其中一個人的頭給砍下來的時候,那血落在雪白的雪上,在鏡頭的反射下閃閃發光,計春華老師更是將一個惡人的嘴臉表現的深入人心。小時候這是唯一在夢中被嚇醒的場面。

《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不管怎麼說,該劇實在是金庸先生不可多得的佳作。劇中將人性的貪婪狠毒變態喪心病狂不擇手段貪得無厭,人心的醜陋黑暗揭露得淋漓盡致,反派大多智商高超,看著滲人,真實又現實。

而也正這種太現實的題材,讓該劇一直未得到太多翻拍的機會,社會需要正能量,而不是陰險狡詐的貪慾人心。

忘了,還有舒暢的顏,當時的舒暢可是真正的神仙顏值,走過了整個童年。


《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倚天》翻拍7次,《笑傲江湖》8次,為什麼《連城訣》這麼冷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