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規則

【本文原創,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規則

文|江徐


週末逛街,在商店牆上看到一幅裝飾畫,上面赫然寫著:一味遵守外界規則,就會失去所有樂趣。

對此,心有慼慼焉。

不管現實周遭,還是影視作品,你且去看,事事循規蹈矩、患得患失的人,難以從他身上看到生活樂趣。豁達任性、隨心所欲的人,反倒能活成不一樣的煙火。

說到底,前者壓制自己的感受,後者尊重自己的感受。

相比外界各種各樣的章程制度,一個人的自我感受,才是最正確的規則。

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規則

1.猶豫不決時,學會聽從內心感受

以前,當我對某件事感到困惑,或者為做出一個選擇而舉棋不定時,喜歡徵求很多人的看法,采及葑菲,東問西問。

忙活半天,看起來獲得多條建議,事實上,困惑的依然困惑,猶豫的依然猶豫。

讀過一些閒書,走過一些彎路,嘗過一些甘苦,終於慢慢領悟: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也未必總能行得通。如果一個人本身缺乏主見,聽得越多,反而越沒頭緒;偏信別人,更可能誤入歧途。

世上紛擾,眾口難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觀念與處事法則。世上事,往往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註定成為爭辯的結局。

別人的思想,不一定能成為你行為的柺杖。倒不如靜下心,聽聽自己的感受,然後從那裡找出正確答案。

一個人的主見,來自他的內心感受。感受,屬於一個人的內在節奏。

當你行至人生的十字路口,拿不定主意時,最好的辦法,也是不至於讓自己後悔的辦法就是——聽從內心感受,讓它給你指點迷津。就像喬布斯生前用來自勉的一句話:

聽從內心召喚。

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規則

2.取悅別人,不如照顧自己感受

很多人,習慣了給自己按一個好好先生的人設。

生活裡,對那些於登門請求幫忙的人一概有求必應,工作中,對一切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任務都是來者不拒。嘴上說著“OK”,心裡卻在連連哀嘆。表面說著“沒問題”,轉身卻只能黯然鬱悶。

天底下最不划算的買賣,要我說就是:一邊花費心思去取悅別人,一邊不顧感受而委屈自己。

如此的委屈就全,何必呢?

人生苦短,得失只在一念。時時謹言厲行,不如解甲歸田,坦蕩對人,輕鬆待己。很多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心嚮往之的,就去體驗一番,超出能力的忙,也不必勉強。總之,對錯任人評說,我只求無愧己心。

喜歡村上春樹的一段話: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感受,是一個人的內心尺度。學會傾聽它、觀察它,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


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規則

3.生活,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作家餘華說: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活著,總是活在一種狀態之中。怎樣的狀態,帶來怎樣的感受。心生愉悅,它就是好的感受。心生齟齬,它就是壞的感受。

芸芸眾生,來來往往,值得用心珍惜的人卻寥寥無幾。在乎在乎你的人,心疼心疼你的人,至於袖手旁觀者的看法也好,評說也罷,都不必太介意。

嘴是圓的,話是扁的,怎麼盤它,全憑別人。如果眾人對你的行為評頭論足,只能產生於他們生活的經驗和眼光,替代不了你自己的真實感受。

這世上,感同身受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畢竟,孤獨的人有自己的泥淖,圓滑的人有自己的圈套。某種意義上,每個人因為不同感受而自成孤島。

餘生不長,遠離給你帶來不良感受的煩雜瑣務,親近能夠帶來美好感受的人情風物。

因為,生活是你自己在生活,感受也是你自己在感受。

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規則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