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找苦吃”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自找苦吃”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苦難"是什麼?

18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盧梭是這麼定義的:"苦難,對於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而對於強者是生髮壯志的泥土。"

另一位著名英國科學家戴維有過類似表述:"苦難,是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濤,但又是錘鍊強者鋼鐵意志的熔爐。"

而村上春樹卻說:"我絲毫沒有奉勸各位要多吃苦頭的意思,吃苦絕對不是樂事。面對苦難不得不成長和堅強,你要感謝的不是苦難而是自己,日後這段苦難經歷說不定會開花結果。"所以,"苦難"本質上只是一種"痛苦",但是它卻能夠帶來"成長"。這才有了赫胥黎所言:"沒有一個聰明人會否定痛苦與憂愁的鍛鍊價值。那麼假如人生可以規避"苦難",那麼你可以選擇對痛苦置之不理,你可以不歌頌它也不感謝它,你甚至可以唾棄它。然而問題在於,我們可以在短短一生中它巧妙地躲避"苦難"的考驗嗎?我們可以僅僅享受幸福而不必忍受痛苦嗎?

“自找苦吃”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活著,就意味著吃苦

過分追求快樂,是對人生認識不深的少年。

假設快樂的量可以無窮大,那麼人類就可以毫無剋制的對它孜孜以求,但是當快樂的量遠遠超過痛苦,快樂就會因為缺乏反襯而黯然失色,快樂也因此變成了平淡、乏味,而下一步就變成枯燥、折磨,那麼它離真正的痛苦就不遠了。

正所謂——萬物相生相剋,無下則無上,無低則無高,無苦則無甜。

因此,"快樂"也是"痛苦"的,因為"快樂"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成"痛苦"。

所以當今有些哲人提出"保持飢餓"、"極簡生活"的理念。

他們認為,人活著不必過度滿足慾望,因為快樂的終點是痛苦,甚至那些執著於夢想的人也能說出"我希望我的人生巔峰晚一點到來"的智慧之言。

他們都是懂得"剋制",懂得"推遲滿足感"的聰明人。

所以那些追求無限"快樂"的人是幼稚的,刻意的逃避"苦難"也是無謂的。我們需要認識到"活著就意味著吃苦"的本質,不要急於把"快樂"享盡,也不要急於把"好處"都佔盡。

應該讓"快樂"跳躍著降臨,按照它自己的節奏順其自然地鋪設,這樣在整個人生旅途中,會散部許許多多的小快樂,而生命也因此獲得跳躍的張力,"痛苦"便不會大面積來襲,更不會長期佔據一段黑暗人生,我們就不會被"苦難"摧毀。

可以說,讓"快樂"和"苦難"相伴相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從不苛求快樂的人是"平凡人"他們何以偉大

很多人,會對"快速"得到的"快樂"格外上心,什麼"快速致富"、"快速升職"之類的浮華之辭總是能佔據一大幫人的內心,以至於人們在精神情感方面也出現了"快速之痛",比如"閃婚閃離"就是追求"快速"而引發的災難其實我們本不必如此"折騰",本不必這般

"轟轟烈烈"。生命的意義在於積累,在於搭建一座堅固不塌的人生大橋,而不是為了在短期內建起一座豆腐渣工程,然後再迅速將其拆除。

要想過好這一生,我們只需要稍微克制一下慾望,延遲一下滿足,不要那麼地排斥"苦難"的考驗。

可那些過分貪婪的心靈,或者憑藉特定的方式佔盡飛昇之道,短時間內聚集大量身外之物,於是就會面臨心靈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因為這樣的人,越過了苦難的磨礪,直達了巔峰,欠缺對苦難的認知,則會對那些辛苦求生的普通生命生出鄙夷、傲慢之心,也就是所謂的"目無下塵"。

當一個人失去了看待芸芸眾生的平等視角,就是將自己親自送上孤獨的神壇,周圍不再有平等的溝通,也不再有相濡以沫的理解,由此造成的"孤苦"不會因為財富地位的崇極而變淡,它只會更濃烈,更腐蝕心魂,那才是生命的極致悲哀。

當一個人不能緩緩而行,以至於在短期內膨脹過度,心智和靈魂的成長會嚴重滯後於身外之物的積累速度,那麼會額外增加管理和處理財富的辛苦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成為金錢的奴隸",這樣的人被物質牽著鼻子走而停不下來,很可能成為恃"財"傲物的守財奴,不僅不會享受物質帶來的滿足,還會失去平衡生活的能力。即使已經足夠可悲,這樣的人往往還會對平凡的人嗤之以鼻。

所謂"平凡人",實際上就是循序漸進、緩緩而行的"慢人"。他們從靈魂深處懂得"按部就班"的意義,所以不會對旁門左道產生濃厚興趣,他們可以真正地安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能夠接受日復一日、堅持不懈的付出,他們相信一切幸福都會按時到來,只要虔誠地等待、勤奮地耕耘就已經足夠。

“自找苦吃”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認清生活的真相,然後理性的生存

人類的慾望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原始動力,但慾望與現實的落差也是靈魂痛苦的根源。由於慾望生生不息、落差也永遠存在,所以痛苦和快樂也將永遠是一對好兄弟。

所以我們要接受"苦難"的真相,明白只要活著就必須面對物質、精神上的種種考驗,用莊子"逍遙遊"的態度面對這一切,在"接受幸福"和"抵禦痛苦"的過程中,獲得生命存在的禮物——智慧。

當你接受"磨難是人生常態"的事實,你就獲得了正確的人生觀,當苦難來襲你便不會因此灰心喪氣,而當幸運之星砸中了你,你也不會忘乎所以。因為你明白: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可以說,這一生所遭遇的一切都不過都是一種"身外境遇",是如風雨雷電一般的感官之受,也是內化於心的思維之悟,除此以外,就什麼都不是了。這既有黑夜也有白天的日子是多麼有趣!既有痛苦也有幸福的人生才夠豐富!與其被動承受,不如主動吃苦既然人生的苦難的考驗是完全無法避免的,我們並不能通過"捷徑"躲避"苦難",那麼我們何不主動選擇"吃苦"呢?與其讓別人逼著你去改變自我,倒不如主動地選擇自我改變,如此一來,你便可以自由地選擇變成何種人、過何種生活、承受何種責任、獲得何種智慧。生活中,總是能聽到很多的抱怨,這些人對生活有諸多不滿,即使社會對他們實施物質"扶貧",可精神"扶貧"卻不能依靠外力。這些總是埋怨外界的人,本質上就是逃避生活的苦難,不願意主動接受命運的雕刻,更不願意銳意進取,他們內心深處傾向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別提遠大的理想和信念了。

一個不能主動改變自我的人,要麼被環境逼迫改變,要麼被環境淘汰。於是不想吃的苦不得不吃,想要的快樂遙不可及。

而一個擁有積極人生態度的人恰恰相反,他們早已深刻意識到生命存在不可逃避的痛苦,但他們勇於承擔,勇於自我改變,他們主動接受挑戰,主動擁抱改變。他們在環境壓力不夠大之前,就提前昂起頭、伸出雙手,按下了"磨礪"的"選擇鍵",主動選擇"進階模式",迎接未知的風險和機遇。可以說,這樣的人都在"自找苦吃",因此,他們具備選擇吃何種苦的權利,而那些被動的人則喪失選擇權。而"自找苦吃"正是最昂揚的人生態度,既包含對苦難的正確理解,也包含勇敢的主動意識。對他們而言,苦是必吃不可的,那為何不迎難而上,同時獲得主動權呢?

"自找苦吃"是"自由"的正確打開方式

愛默生認為,具有主動意識的人都是主動迎接考驗的,他們從不在苦難面前哭哭啼啼。他說:"逆境有一種科學價值,一個好的學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拜倫也說過,逆境是通往真理的一條通路。對於這些優秀的人而言,無一例外都具有"迎接苦難"、"改造自我"的主動意識。他們甚至能夠總結出"苦難"的價值,而且從不迴避。由於吃什麼苦是由具備主動意識的人自主選擇的,所以這些人在遭遇考驗和困苦之時,就不會抱怨。比如愛迪生不會因為無數次將實驗室炸掉,甚至因此差點喪命而畏縮,那一次次失敗的實驗在他看來都是向真理靠近的喜悅;

居里夫人也沒有因為做實驗受到了嚴重的輻射而否定夢想的價值,即使最後喪命於科學實驗帶來的健康危害,她也因此感到幸福;致力於人類光明出路的馬克思也沒有因為生活窘迫,連鍋都揭不開而感到痛苦無比,他依舊能夠滿懷熱忱地投入理論研究,從而找到社會主義坦途。因為對這些人來說,"苦難"是他們的主動選擇,他們不會覺得精神上有多痛苦,還有什麼比精神意志的自由更令人感到愉悅和滿足的呢?他們都是精神上的自由者,那肉體上的苦難又算得了什麼呢?

所以,當一個人開始主動選擇承受何種苦難的時候,這個人的靈魂就已經邁入了自由的地界,肉體之苦已經不再為苦,精神世界將永葆光明。那麼這一生到底該怎樣度過便有了答案——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便從此時此刻開始主動接受那一種磨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