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堯偉:在文娛的顛覆與“巷戰”中預見未來

項堯偉:在文娛的顛覆與“巷戰”中預見未來

項堯偉介紹說,中國文娛產業在人才和資金上都逐步向國際水平靠攏,未來全球化、國際化的內容製作已是大勢所趨;而近年來,中國年輕消費用戶規模迅速增長,對優質內容的渴求與欣賞水平逐年提高,帶來了精準化、圈層化內容產業的變革與升級。“我們本身已具有了可實現內容變現的廣闊平臺渠道,能夠利用這個優勢,製作並推出代表本地特色且屬於我們自己的優質IP,也算是完成我自己的一個心願吧”。

幾年前,日本作家森見登美彥曾在其小說中發出了“有趣即正義”的感嘆;而現如今在流媒體技術的洪流中,短視頻、條漫等多種互聯網娛樂形式與內容的深度交互融合,悄悄豐富著人們的娛樂與生活,被湧入多元文娛信息的互聯網空間也因此發生改變。

從百餘家視頻網站的混戰廝殺中突圍,到今天以三足鼎立姿態穩居第一梯隊,愛奇藝、優酷、騰訊見證了中國文娛產業的巨大變遷,曾先後拿到愛優騰三巨頭吉林獨家代理的吉林省聲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項堯偉,也一起跟隨著中國互聯網流媒體經歷了從簡單粗暴到細膩多元的過程:從大眾的自娛自樂,到一擲千金購內容,再到自主開發、內容出海……一路裹挾體驗著中國互聯網科技和創意的全方位提速與升級。

項堯偉:在文娛的顛覆與“巷戰”中預見未來

預見產業未來,“破壁”吉林市場

20多年前,對於中國的網民們來說,或許還不是很清楚地明白尼爾·波茲曼用“娛樂至死”四個字概括的是怎樣一個時代。於中國,它來得稍晚一些,如今似乎才是它的高潮期。

說起中國的網絡視頻,大家最初的印象多半是在當時帶寬和流媒體技術限制條件下,作為一種新聞及專題報道的附加表現形式推出的產物。當時網絡的主要使用需求,也只侷限於搜索、聊天,亦或是下載。用戶想要觀看視頻,也是需要通過下載來完成的。

直到2006年,寬帶的普及和流媒體技術的成熟,才為國內視頻網站的爆發打開了大門。曾在北京創思勤市場研究公司負責前端業務四五年的項堯偉,以自己的專業眼光看到了今後即將互聯網轉型發展的機遇,並暗自做好了心理準備。當2014年網絡視頻內容呈井噴式爆發時,項堯偉抓住了吉林省視頻網站市場一片空白的契機,以愛奇藝為“首戰”進入吉林市場開拓。


項堯偉:在文娛的顛覆與“巷戰”中預見未來

雖然視頻網站有很多社交、媒體等平臺方面的資源,但當時吉林省地區的網絡用戶對互聯網流媒體的認知卻不是很強,全國流量佔比只佔到了2%,相對於其他地區來說比較滯後。這對於項堯偉及其團隊來說,算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

笛卡爾曾經說過,“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當2014年愛奇藝採買到了湖南衛視現象級綜藝《爸爸去哪兒》和版權大劇《來自星星的你》等幾部熱點高的獨播劇集資源的時候,項堯偉與其團隊借勢而起,只用半年多的時間就讓愛奇藝吉林省分公司的業績排名衝到了華北區第一名,更在2016年獲得了華北及東北區第一名的好成績,兩年間整體業績翻了十幾倍。

隨著近幾年中國文娛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本土客戶群體認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藉助視頻網站口碑、社交熱度、播放量等方面的整體噴發,促使項堯偉一鼓作氣拿下了騰訊吉林地區官方合作獨家代理及優酷全國十佳代理,成為推廣吉林區域愛優騰三大平臺及媒體資源的掌門。

項堯偉:在文娛的顛覆與“巷戰”中預見未來

主流平臺驅動優質內容製作

在當下的視頻時代,從紙媒到門戶、再到移動端,從圖文到視頻、再到直播,幾乎任何一種文化內容產品都在互聯網新技術帶來的新模式下不斷快速變革,也讓更多內容消費者在消費之餘,樂此不疲地參與基於興趣聚集的二次創作。

許是多年從事媒體行業的職業敏感性,亦或是喜歡在風口上體驗順勢而為的做事風格,在視頻網站相關業務上站穩腳跟後,項堯偉又在拓展平臺業務的基礎之上,於2016年成立了可以提供優質IP的吉林省聲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項堯偉介紹說,中國文娛產業在人才和資金上都逐步向國際水平靠攏,未來全球化、國際化的內容製作已是大勢所趨;而近年來,中國年輕消費用戶規模迅速增長,對優質內容的渴求與欣賞水平逐年提高,帶來了精準化、圈層化內容產業的變革與升級。“我們本身已具有了可實現內容變現的廣闊平臺渠道,能夠利用這個優勢,製作並推出代表本地特色且屬於我們自己的優質IP,也算是完成我自己的一個心願吧”。

2016年,由聲動文化傳媒公司自制出品的視頻短片《我愛東北話》第一季,一經播出便收穫了5000多萬的收視率,也因此獲得了當年騰訊最佳PGC製作獎(即由專業團隊生產製作的影視作品)。次年,自制劇《我愛東北話》第二季上線後,不僅整年獲得了一個多億的點擊量,更拿到了騰訊所有搞笑頻道的最佳資源推薦位,在2017年PGC全國排名位列前三。

項堯偉認為,在刺刀見紅的視頻網站“巷戰”中,中國文娛企業以網絡為平臺做劇,更多的是對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觀的輸出和呈現。要想製作出精品,並在眾多瘋狂營銷推廣中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必須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大概也是對創作最大的尊重。因此,為了提升影視節目製作的質量,項堯偉與網劇播放量達“10億+”的搜狐網站金牌出品人文小略進行深入合作。目前節目的整體制作量級水平,已與人稱“二環十三郎”的自由評車人陳震比肩齊名。

世界,正在被以掌握互聯網科技賦能的“後人類”所顛覆——傳統電視機似乎快要被各種智能移動終端設備所取代,長時長劇集似乎被短視頻搶走了用戶市場,甚至連視頻網站的話語權也比電視臺更大了。但項堯偉認為,雖然身處多元媒體數字化時代,科技的飛躍發展會給傳統內容工業產生一定的衝擊,但一切文娛創作形式都基於大眾人性需求的滿足和思考。當形式破壁的熱度隨著時間流逝淡去,核心內容的價值體現也將回歸本源。

記者 張昕 文 趙毅亮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