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

曾國藩曾對兒子曾紀澤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變換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相貌形體乃父母所賜,不容選擇,但氣質卻可以修煉,可以把握。氣質是人內在修養的自然流露,在於舉手投足間持續透出的一種氣息。高雅脫俗的氣質具體表現為清新、純淨、自信、從容、淡定、執著和優雅,讓人如沐春風,百看不厭,久交不煩。讀書與裝扮、訓練一樣,都是提升人的氣質的手段,但由於它是“精神化妝”,不會歷時而衰,因而是氣質最好的保養品。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

漂亮在膚,體態在骨,氣質卻在血液靈魂。壽命的延長和足跡的擴大是人類兩大根本性進步。讀書使大腦始終保持“活性”狀態,讓生命抵達古今中外無限的時間與空間,豐富、陶冶和清洗自己的內心世界,涵養出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襟,這種書卷氣表現為聰慧而又善良,敏銳而又執著,有主見而又心平氣和,有規矩而又別開生面,上進而有情趣,收放自如,高潔脫俗。黃山谷曰:“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無味。”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

閱讀是靈魂的呼吸,一個人的靈魂離開閱讀就斷絕了與知識、精神、情感的聯繫,缺乏理性思考和深入追問,看問題難以切入肌理,心胸格局變得狹小,在人際關係處理中變得猥瑣,言談舉止可能歇斯底里,儀態和待人接物不得體,任是美女俊男,一交流一相處,也感膚淺粗俗,風韻全失,索然無味。

人的魅力不是純粹的生理特質。容顏易老,但氣質不會老去。 何必感慨造化弄人,何必執念年齡容顏,何必因新添幾條皺紋、長出幾根白髮、眼瞼鬆弛下垂而鬱鬱寡歡,何必為了換來皮膚的暫時平滑,用肉毒桿菌的毒素在眉眼間注射,讓面部微小神經麻痺。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

讀書的過程就是再造生命的過程,讀書能將生命中寂聊的歲月變成巨大的享受時光,人的氣質裡藏著讀過的那些書的那些獨特的美。作家止庵說“‘我’讀書就是為了不變成‘我們’”,最終讓每個人都有“表情獨特的‘臉龐’”。 通過讀書,透過雲層見到陽光,疑悟取捨而用,日子就會變得平淡而充實。讀書如果能一直堅持,不半途而輟,那麼“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由量變到質變,你的文化功底就會越來越深厚,專業素養就會越來越豐富,為人處事就會越來越藝術,你的氣質就會似老酒一壺,歷久彌香。

文 丨 賀志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