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德為先,害群之馬當清除

近日,教育部實名通報了四起比較典型的違背師德的事例,表明了正風肅紀的決心,直面當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要求老師們引以為戒,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以崇高的師德標準要求自己。

這四個被曝光的典型事例分別是:一、南京大學教師梁瑩學術不端問題。提起"404",很多人都會想起南大教授梁瑩,一百多篇論文涉嫌抄襲,卻能夠靠著論文成功獲取諸多光環,評上高級職稱。現在算是身敗名裂,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過,取消研究生導師的資格,調離教學崗位,終止或退出有關人才項目計劃……甚至要撤銷其教師資格,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教書育人德為先,害群之馬當清除

二、鄭州科技學院輔導員葉成與學生髮生不正當關係問題。作為輔導員,鄭成在已婚的情況下和學生保持不正當男女關係長達兩年。曝光後受到開除黨籍,解除勞動合同,撤銷教師資格等處分!

三、安徽銅陵3老師組織學生有償補課的問題。銅陵一中數學老師鞏德福在住宅地下室組織學生進行有償補課,市十五中語文教師潘濤在家裡組織學生有償補課,市十中英語教師王志兵借用學生家長場地,組織學生有償補課。最後,三位老師受到警告處分,清退違法所得,年度考核不合格,扣發年度獎勵性績效工資和一次性獎勵的處分。

教書育人德為先,害群之馬當清除

四、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老師那中華違規收受家長禮品的問題。那中華老師先後六次收受家長微信轉賬共計人民幣2200元。事件曝光後,那中華北行政記過,扣發當年績效工資和獎金,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退還違紀所得等處分。

從教育部通報的四起典型的事例來看,包括學術造假,作風問題,違規補課,違規收禮的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師德問題的重災區。也是造成社會對老師信任度,認同感下降的重要原因。但是這些問題不是個例,在很多地方可能還比較高發,甚至某些現象還司空見慣。

教書育人德為先,害群之馬當清除

比如學術造假的問題,為什麼造假?因為職稱評聘必須要有論文法發表,而且以發表的篇數加分。發表越多,分數越高,看上去沒有問題,論文能代表一個老師的理論水平。但是,現在的論文有幾篇是出自自己之手的呢?所問論文發表不過養活一些“野雞”的出版社而已!論文發表只是交錢而已,自然就有一些省級的期刊發表,這已經成為一個產業。老師們的做法不過沒有梁教授那麼極端而已,只是用於評聘職稱,不敢拿到學術網站上去貪天之功。

再說有償補課,年年治理,年年補。為什麼?有市場!家長們有需求,老師們覺得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一定的報酬,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老師們不補課,學生的負擔就沒有了嗎?家長們的負擔就沒有了嗎?那麼多校外培訓機構收費絕不比老師補課便宜,效果也未必有老師好。但是,老師補課被社會詬病,教育部門嚴厲禁止,很多老師偷偷摸摸的在諸如地下室,民房中猶如打游擊一般補習,一旦曝光,又是取消評優評先資格,又是扣發績效工資和一次性獎勵,得不償失。還是老老實實賺自己的工資,空閒時間哪怕跑個滴滴,送個外賣,總不至於違規。

教書育人德為先,害群之馬當清除

還有收受禮品,有的家長們為了謀求老師照顧,在節假日轉個紅包,或者送上一些家鄉特產。作為老師,教書育人是本分,收受財物實不該,家長背地裡還不知道怎麼議論你,給老師的形象也抹黑,更有甚者,家長也許轉臉就把你告了,到時候身敗名裂背處分何苦來著。

身正為範,作為老師,雖然走下講臺我們也是普通人,雖然我們不能搞道德綁架,要求老師時時處處比別人更高尚,但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還是應該有。正因為老師隊伍中有一些害群之馬,所以才導致現在社會對老師的看法有點極端,老師的職業認同感大大降低,一提起老師,人們想到的不是為人師表,而是各種收費,補習,唯利是圖。所以,對老師中的這些害群之馬,是時候引入退出機制,讓他們告別講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