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走进千年震泽古镇那一刻,目光就凝聚在了窗外古镇里那座耸立的慈云寺,静静地独立桥头凝望——一慈一云一寺一禅意。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于是,一早在日出时,步行10分钟就到了古镇,慈云寺就在眼前了。这座建于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的江南名刹,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的旧名是广济寺。那么,为何又改名为慈云寺呢?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早上的有人少,只见沿河两岸,有洗衣服的老者,与他搭讪后,他说,我在这里出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古镇依旧安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慈云寺的"慈云"是一个女子的名字。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他说,有两个传说故事,一说是三国时,孙权将孙夫人尚香诓骗回东吴之后,孙夫人因思念夫君却终不得见,无奈之下,国太下令建此塔,让她登塔西望,寄托绵绵思夫之情,因此,那时的此塔名为"望夫塔"。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在古镇,我还发现了一种地方点心,名为“望夫饼”,也许是出于这座塔的缘故。老人说,到了北宋时,宋徽宗的女儿慈云公主避难震泽,重修此塔,遥望北方,期盼父皇早日南归,油然而生一片慈爱在心,此塔遂更名为慈云塔。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我环绕了一周,从不同角度解读一座历经风雨的古塔,我想,一座塔,因为两个女人的两段的牵挂而得名。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人觉得扼腕和叹息。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后来,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可以证明,震泽是以慈云禅寺和座落在慈云禅寺中的这座名为"慈云"的宝塔而闻名的。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慈云禅寺经历了700多年的世事沧桑,历经多次被毁,但屡毁屡建,善男信女的礼佛之心,是风雨所不能更改和毁灭的。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在院中的一块简介中这样记录,自明万历至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历朝多次增建殿宇堂轩,成为吴江市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历代高僧辈出,明有道泽、慈林,清有净眼、超伟法师及断手誓修天王殿的化主天衣僧。古刹名寺历来文人游踪不绝,留下诗篇甚多。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寺中的慈云寺塔,是一座六面五层的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在阳光的照射下,翼角轻举,玲珑挺秀。我对于古建筑的研究最早开始于故宫和历代名塔,这座塔的外观为翼角飞翘,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震泽县志上说,尤其到了秋日,夕阳红照之际达其第五级,北望太湖波光,南瞰荻塘水韵,令人心旷神怡。如果能赶上夕阳映塔,就是"慈云夕照"震泽八景的一种写照。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要了解这座古塔,不得不了解震泽,震泽是吴江著名的古镇、大镇、文化镇,地处江浙之交,自古有“吴头越尾”的说法,与浙江湖州之名镇南浔接壤,大运河之支流頔塘河东西横贯全镇,这里人文荟萃,风光旖旎。震泽慈云寺,在宝塔街东尽头,禹迹桥堍。禹迹桥、慈云塔构成了古镇绝美的图画。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独立在大雄宝殿前,越是禅定,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每一次古建筑面前,我的心就会一切静下来。一个人初来世上,纯洁无暇,眼睛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别人告诉自己这 是什么也变是什么,这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经历滚滚红尘的沧桑洗礼之后,多少众生最终回归自然,面对外面的繁华和不同的诱惑,面对芜杂世俗之事,嫣然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放下,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于是也就明白了看山还是山......

塔在前殿在后真罕见,慈云寺给你一云一禅一慈悲

滚滚红尘,一空一色,一色一空。红颜一世,一世情缘,花开花谢,终是回归尘土。人生该爱就好好爱吧,风来,则应,雪化,随她去。何必去恨呢?一座寺,塔在前,殿在后,这样的布局还是第一次见。一座寺,两个女人而得名,一慈一云,一寺一禅,所有的,都是月圆月缺又月圆,真想留在塔里,隐约梵音,与你一起倾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