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人生路上,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憶父母,有時想哭,有時想笑。

童年時,父母是全世界,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少年時,父母是一棵大樹無限為我們遮風擋雨;成年時,父母轉換為又愛又煩的存在。

成年的我們不似童年時對父母的依戀,也不似少年時對父母的仰望,只有十足的不耐煩。

成年人印象中的母親似乎越來越囉嗦,打電話、聊天也是那些我們完全不感興趣的家長裡短瑣碎事;我們和父親的交流也越來越不在一個頻道上。

每一個家庭都活得不容易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步履不停》是日本作家是枝裕和寫的關於橫山良多在大哥純平忌日與新婚妻兒(二婚帶娃)返回湘南海邊的老家的瑣碎故事。

步履不停:人生路上,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夏末季節,院子的紫薇花開得更嬌媚,蝴蝶在山坡上翩然起舞。

看似一幅美麗的景象,卻透著淡淡的傷感與小心翼翼,歡聲笑語背後藏著隱隱的哀傷,試探性的對話中忍不住爭執、怨懟。

沁涼的麥茶、紅透的西瓜,母親拿手的料理炸玉米天婦羅,外賣的壽司和鰻魚飯,似乎都是美好而快樂的團聚時光。

可是哀傷卻圍繞這個家庭,久久無法擱淺。優秀的大哥純平為救良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而被救的良雄一直活得唯唯諾諾,混得很邋遢,胖胖的身軀和懦弱的表情特別讓人不忍直視。

母親一直把生前的純平作為人生的驕傲,痛苦讓她也有點不太厚道,甚至有些殘忍。每年在純平的忌日這天,她都會請良雄到家裡來。

看到這個年輕人侷促不安、可笑笨拙的樣子,她就覺得很暢快。

她經常說“豈能讓他過了十來年就忘記啊?就是他害死純平的。”

一家人就在這種擺脫不了的哀傷中活得無聲而痛苦。

父母對子女的愛

每一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

擁有時不在意,失去時才痛徹心扉。

《步履不停》只是父母喪子之後,不經意觸動的回憶,觸碰了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說出口的秘密……

那些瑣碎、哀傷都是因為愛,失去孩子,當白髮人送黑髮人,所受的打擊是無與倫比的。

所有的怨懟、所有的爭執、刻薄、尖酸皆是因為心底儲藏了太多太多的痛苦與不可說的秘密。

看似無情,卻有情,無情是有情的因,有情是無情的果。

步履不停:人生路上,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對於文中失去孩子的母親的不講理、偏執會覺得不可理喻,但是換位思考一下,一個母親最喜歡、最看重、最有前途的孩子在最燦爛的年華里失去鮮活的生命,這種打擊是毀滅性的。

看著小兒子中年才勉強成婚,而且娶了一個帶拖油瓶的二婚,母親的失落不言而喻。

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早已翻江倒海。

我們不能說母親不通情達理,全天下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光宗耀祖,婚姻相配,找個同頻的人琴瑟和鳴、恩愛一生。

哪個父母願意自己的兒子死的死,活著的小兒子三十多歲才找個二婚的“拖油瓶”結婚過活。

看起來母親要強了一輩子,尖酸刻薄、十分挑剔;父親強勢、暴躁了一輩子,華麗落幕,日漸沉默,而實際上看起來強悍的他們非常之脆弱。

但那些存儲心中的愛是永恆的,不然也不會強壓內心的不滿,依舊和顏悅色的對待兒子及女兒。

這些不曾說出、不曾表達,卻是無處不在的血濃於水的深愛。

人生很短,不過走出來、走進去

大哥純平走了、父母最終也相繼離世。

這一切都匆匆又匆匆,彷彿是昨天的回憶,也彷彿是對話、閒聊、爭吵、回憶。

吵吵鬧鬧、瑣瑣碎碎,像極了我們日常的生活。

每個人讀這本書,都能找到似曾相識的一面,似乎寫的就是我們的日常。

相聚有時,相離有時,關懷有時,厭煩有時。

步履不停:人生路上,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這些家常事、瑣碎事像極了我們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的昨天,像極了我們對父母的不耐煩,像極了父母對我們的管教森嚴,像極了一家人平淡而融洽的生活,偶爾還帶著青蘋果的酸澀。

一生很短,一生不長,可是父母能陪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能給予父母的更有限。

所以能擁抱的時候不要鬆開。

能好好說話時,不要怒對。

能陪陪他們時,儘量多陪陪。

下一個時間節點,你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離開?也許是明天,也許是下一秒。

人類在生死麵前,蒼白無力,渺小至極。

我們當然希望父母永遠存在我們的生活裡,可誰都清楚這只是理想狀態,所以不要等到來不及才懂得去愛。

步履不停,讓相處、生活蔓延更多的愛,時間來不及,愛來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