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用什麼拍攝的?怎樣拍出來的?

拍攝黑洞,這可不是一般的攝影師能做到的,這完全是一個科學研究範疇內的事情,雖然也是拍攝,雖然也聽上去像是天文攝影一樣的概念,但卻完全不是攝影那麼簡單的事情。本人並非科學研究人員,只是對這個事情關注比較多,所以僅僅淺談一下個人認識。

黑洞本身是沒有光的,所有光線都會被黑洞吸入,如果單純從觀測角度來看,根本看不到黑洞,而能夠看到光的地方是黑洞“視界”外圍被黑洞吸引的一些恆星所產生的光線,這些恆星正在被黑洞吞噬,因撕扯氣體產生了一個圍繞黑洞的轉盤,而且黑洞還會因為偶爾的“打嗝”拋射出一些氣體,這些氣體均因摩擦產生了光線,形成了圍繞在黑洞周圍的光,這些光是可以觀測到的。

那麼想要拍到黑洞,需要用的可不是簡單的天文拍攝設備,需要使用的是射電望遠鏡,而由於距離過於遙遠,形成可視視角非常狹小,如果想要看到M87星系的黑洞,如果使用單個射電望遠鏡,則需要這個望遠鏡的口徑達到略大於地球直徑那麼大才可以實現,這麼大的望遠鏡,在地球上根本無法建造,所以,科學家採用了一種變通的方法,就是使用了8臺射電望遠鏡部署在全球多個地點,分別部署在智利、夏威夷、亞利桑那、墨西哥、西班牙、南極,組成EHT“事件視界望遠鏡”。這樣就可以省去了超大直徑的望遠鏡,而通過多地同時同步收集數據,再彙總到一起來分析出黑洞的樣貌。

黑洞是用什麼拍攝的?怎樣拍出來的?

當然這個拍攝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流程也耗時很久,而在彙總這些數據後,還需要經過超級嚴密的分析處理,才能得到有關黑洞樣子的數據描述。這些原始的數據要轉換成圖像,還需要進行必要的“後期加工”,其實我們最後看到的那張黑洞的樣子也並非完全真實的樣子,那些橘黃的顏色是後期處理時加入的,真正望遠鏡接收到的光線是沒有顏色的。

所以,綜上所述,黑洞的拍攝、出圖過程是非常複雜的,大概流程就是全球各地多個射電望遠鏡同時收集數據,彙總到一地進行數據處理,最後再讓各個科學小組分別根據數據描述出黑洞的樣子,選擇完全一致的描述結果,合成處理後得到了我們看到的黑洞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