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例會重提“閘門”,傳遞了什麼信號?

央行例會重提“閘門”,傳遞了什麼信號?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汪文琪 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第一季度(總第 84 次)例會召開。會議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M2和社融增速要與GDP名義增速相匹配。

川財證券宏觀策略首席分析師鄧利軍表示,對此次例會傳遞出三個信號。

第一,增長壓力緩和下,政策態度微調。三月末以來,各項經濟數據有所走強,PMI回到榮枯分界線,進出口貿易、社融等數據表現強勁,增長壓力暫時減輕。此外,“豬週期”開啟,通脹壓力上行,一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回暖。毛利軍認為,在複雜經濟局面下,央行貨幣政策面臨權衡,在這種宏觀背景下提出“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實質上是依據當前宏觀環境做出的適時微調。

第二,名義GDP錨定下實體流動性仍將維持合理水平。毛利軍分析,若依照名義GDP增速作為社融和M2增速的合理錨定,則考慮到去年四季度名義GDP當季同比9.2%,目前窄口徑社融增速剛剛回升至 9%以上增速水平,而8.6%的M2增速仍略低於名義GDP增速中樞,從這一點上看,實體經濟流動性水平剛剛回升至與名義GDP相匹配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央行貨幣政策態度出現驟然收緊的可能性亦非常有限。”鄧利軍說。

第三,貨幣政策後續將保持彈性。

鄧利軍認為,為防範流動性市場可能的擾動,抵減部門融資結構前傾給信用和經濟穩定方面帶去的不確定性的衝擊,央行的貨幣政策仍將維持足夠的彈性。

“此前央行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市場對貨幣政策態度微調已有一定預期。此次重提‘閘門’,很大程度上是在宏觀環境邊際緩和下做出的適時微調,後續央行仍會保持貨幣政策的靈活性。”鄧利軍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