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前進,向前進》印象(董傳軍)

一個好人就是一枚火種,一件好事就是一座燈塔,一個好人故事就是一杆學習榜樣,講述身邊好人的故事就是一面引領社會風尚的旗幟。

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董傳軍


品讀《前進,向前進》印象(董傳軍)

現森拿來他即將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前進,向前進》書稿,邀我作序。對這部報告文學的由來我很清楚。2018年牡丹花開時節,我出差洛陽,與同一戰壕並肩戰鬥了十多年的好友現森徹夜長談中,他給我提到了中國民爆行業的驕子——河南前進科化集團的前世今生。

前進,是從三線建設中走來的軍工企業。50年來,這個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三線軍工廠,在經歷了軍品下馬,轉產脫困,開發民品,闖蕩市場,從創業時的軍工到改革中的國營廠,再到市場經濟下的股份制企業,從名不經傳到名揚中國,篳路藍縷,一路跌宕,有創業,有苦難,更有輝煌,或歌或泣的事端繁多,書不勝書……

聽了他的娓娓道來,我是既感動又激動,就勸他寫出來,把前進的好故事講給世人聽,告訴人們一個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前進,這無論是對社會或對前進而言,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

現森是一名優秀軍事新聞工作者,對他的文筆我很自信。但沒想到他真以前進為題材,耗時一年多時間創作完成了這部洋洋灑灑近四十萬字的作品。一氣讀來,給我的第一感受,文筆嫻熟,感情真摯,所表述的內容氣勢恢宏、大開大闔、跌宕起伏、蕩氣迴腸,讓人心中充滿大一。

品讀《前進,向前進》印象(董傳軍)

39萬字,一年365天,平均每天都得有近2000個文字出現,這實在是一種漫長的考驗。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可以在成年累月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本職工作之外,利用點滴時間一直做著一件近乎單調重複的事情。就像一個人每天都挖坑栽樹,最終成就了一片森林一樣,這部作品的創作對他的文學功底、文字駕馭能力以及體力、時間等都是一個很大考驗。39萬字,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勤奮與耐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這件事情傾注於愛。沒有愛,我們做不好一切。

“三線”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一個陌生的歷史名詞。而“三線建設”曾經是一個神秘的字眼,因其偏僻、隱蔽、保密等,也鮮為人所知。而這部作品則從三線建設由來講起,一直講到整個三線建設的發展狀況,一步步為世人揭開三線建設的神秘面紗,讓三線建設的神秘全時空、全方位展現世人眼前,可以說這是一部難得的文史並重的報告文學作品,更是中國第一部由一個企業延伸到整個三線建設的力作

全書共分九個章節完成,前四個章節是年代較遠的往事,重在記人,滄桑往事艱苦奮鬥,可感可泣;後五章節距離當下很近,偏重記事,力求真實準確。由此,我們也可以試想,企業如今已走過了五十年,將來發展到一百年、兩百年之後,或企業不再從事民爆產業了,那麼企業前身是什麼,它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企業曾經的苦難、輝煌,企業的精神、傳承等等,這也無疑是留給後人們的一部厚重的史冊。從這點上看,無論是從文學、從歷史價值上來看,都無愧於一個重要收穫。利在當下,功在後代。


品讀《前進,向前進》印象(董傳軍)


我們都說好的作品要達到“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前進,向前進》給我的另一個感觸,就在於“大含細入”。一方面,全文以細膩的筆觸飽含深情地描寫了一代代用青春、熱血乃至生命戰鬥在生產一線的幹部和工人,通過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寫出了軍工人的性格、軍工人的命運、軍工人的成功與問題,也展現了人們追夢、圓夢的奮鬥精神,有希望、有驕傲,更有自尊。

另一方面,作者以寬大的視角,確鑿的數據、奔放的激情、鮮活的人物和沉潛的思索,全時空和大視角向讀者展現了前進發展中糾葛和矛盾,將三線軍工廠乃至中國工業的歷史文化清晰的折射出來,深刻揭示了中國工業在歷史轉折時期種種尖銳複雜的矛盾。可以說,無論是從主題的選擇,人物的刻畫等方面,都體現出濃濃的家國情懷,一股浩然正氣躍然紙上。

《基希及其報告文學》的作者巴克曾說,在小說裡,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識上。在報告文學裡,人生卻反映在報告者的意識上。小說有它自己的主要線索,它的主角們的生活。而報告文學的主要線索就是主題本身。這段話表明:報告文學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達。細讀《前進,向前進》,無論從寫作結構或寫法上來看,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報告文學,是一種新聞與文學、歷史與文學及哲學與文學的跨文體寫作的報告文學。

一般來講,像這樣聚焦的是企業發展歷史過程的作品,稍有不慎,往往很容易淪為抄錄公文、概述事件的表揚稿或經驗介紹,要想做到引人入勝、打動人心,殊非易事。但現森在創作中,就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那就是他在充分佔有材料的基礎上,將一串串枯燥的數字和一篇篇乾巴的文件,“活化”為一個個生動傳神的故事和細節,從而讓那些決策者、建設者和參與者也就成了一個個具有溫度的文學形象,充滿了藝術感染力。這樣以來,從歷史和現實的雙時空中構建起宏大敘事,尤其是對書寫對象進行審美化處理,從而也將前進的艱難與成就寫得極為生動感人,這既是作品文學性所在,也是作品主題的正能量所在。從另一維度也構成了作品的質感和厚重。


品讀《前進,向前進》印象(董傳軍)


與其他文學相比,工業文學創作難度頗為眾人所默認。就《前進,向前進》而言,整部作品不是孤立地來寫一座廠的建設過程,而是以“廠”為支點,通過俯瞰歷史中展望未來,努力發掘其中的精神,因此運筆縱橫開闔,就顯得大氣磅礴,讀起來少有枯燥之感,尤其書中不僅飽含深情的細節比比皆是,既深入刻畫了人物性格,也增添了閱讀吸引力。如,從第一節《毛主席笑談建三線》與最後一節《前進道路告訴了什麼》,首尾呼應,立意高遠,既生動地展示了前進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又深刻地揭示了前進精神孕育生成的根脈。其中還有那些穿插在書中的歷史人文風物的“閒筆”,也為這部書寫中國工業發展的報告文學平添了不少文化韻味。

用文學書寫前進的夢,歷史資源重述,歷史與當下互證也是該書的題中應有之義。將前進置放於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維度中來考量,既展示了前進的輝煌歷史,更對其當下探索求變的現實以及無限可能的未來進行梳理敘說,從中也打開了讓世人走近前進、瞭解前進的一扇窗。

雖然這僅是未付梓的初稿,但印象極其深刻。我們也期待作品面世。


品讀《前進,向前進》印象(董傳軍)

作者簡介:董傳軍,男,新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新鄉市報告文學學會會長,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文學、民族文學等刊物發表百餘萬字文學作品,出版長篇報告文學《走出太行》《麥者》等專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