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思維模式是什麼?

一、不願意為工具付費

早些年,不少人,每月電話費加上網費100多元,甚至兩百多元。

然而,只要家裡安裝一個寬帶,再加一個路由器,費用直接下降一半多。但他們就是沒有去想解決。

他們首先想的是:天,網費一年好多好多錢。還要買路由器……

二、不喜歡學習,嫌成本太高

有一個退休的教授,快70歲了,我每次去他家,他都要我幫他在手機上折騰一些功能。五筆打字,手機郵件收發,他什麼都會。雖然年紀大,但是個現代人。

再看看一些60多歲,甚至不到60歲的中年人,他們不愛學習,害怕接觸新事物。

本來手機轉賬免費,還剩氣力,但他們就是喜歡用一張真實可見的銀行卡,喜歡每次大老遠去跑銀行,去排隊,而不是學著年輕人的樣子,用手機轉賬。

手機轉賬的學習難度已經很低了。

三、錢才是錢,而思維不是

你若是給他300元,他會很感謝你。但他永遠都不知道,人大腦裡裝的那些東西才更值錢,他們不願意接觸比他們站得更高的人。

他們的眼裡只有這件事:你能不能幫我辦事?

而不會問:跟他接觸,我能不能得到能力或者思維上的提升。

四、面子比什麼都重要

不願意出門打工,這沒事,挺好的。可在家呢,又不願意去做一些小生意,或者從事某個正當的行當,他們認為這是一件丟面子的事。

他們永遠不知道,不是說你現在愛惜面子,你就有了面子,而是經過你的努力,你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很好地養活了家人,這才叫面子。

是否能暫時放下面子,去博取未來百倍甚至千倍的面子,這是窮人與富人的一個區別。

五、對於孩子,唯成績論

除了學習成績,對於孩子的其他一切都不關心,甚至極為排斥。

只要孩子成績好就皆大歡喜,若是成績下降了,就跟天塌了一樣。

但這些父母不知道也不相信的事實是:社會上,不少成績好的人,讀過清華北大的人去給讀過小學的人打工。

成績好,當然好。但是,孩子上學期間,他是否為自己打開了一扇窗,跳入瞭解人生,瞭解社會以及認識自己的海洋,這是更加重要的一件事。

孩子覺得自己的字醜,於是寒暑假主動練字,父母卻說,字好有什麼用?成績好才是真的好。

孩子閒暇時間大量閱讀,父母說,看這些書有什麼用?成績不好,一切都白搭。

這些父母不知道的是,一個不愛的閱讀的人,他是走不遠的。

六、除了公務員,萬般皆下品

窮人思維模式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