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大越喜歡粉色,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提到粉色,你會想到什麼?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粉色是屬於女性的顏色。

但從玫瑰金手機,到最近火熱的“貓爪杯”,粉色不斷地打破它的刻板印象,越來越多的男性,也開始接受粉色食物和商品。

粉色代表什麼?粉色經濟是如何開始風靡的?商家又是如何進行粉色營銷的? 讀完今天的文章,你會更加了解粉色。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本文原文授權轉載自愛範兒| ID:ifanr

春天到了,粉紅色的商品蹭著「櫻花」「少女心」的名號也開始出現了。

星巴克 2019 年櫻花主題周邊的粉色貓爪杯,引發顧客在門店鬥毆;櫻花粉 Air Jordan 6,在天貓旗艦店有超過 21 萬 sneaker 預約抽籤。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當 AJ 有粉紅色

這些商品是否有打動你這顆「老夫的少女心」?當一件商品刻意披上「粉嫩」外殼,在消費者、商家、設計師眼裡往往有著不同的含義。

這個顏色的商品承載並加深著我們對「粉色」的刻板印象,也有可能在挑戰和打破這種傳統觀念。

人造和非人造的「粉嫩」事物

必須承認,我們確實會對一些粉粉嫩嫩的事物無法拒絕。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比如喵星人爪子下那個粉色、柔軟的肉墊,走在桌子上什麼聲音都沒有,每天還會用粉色的貓舌頭去清潔爪子和皮毛。抱著貓捏貓爪,估計是很多貓奴的迷醉時刻。

比如粉嫩的人類皮膚,象徵著健康和生命力,因為只有身體較好代謝較快,血液裡含氧量充足,皮膚才會顯露出粉紅色。從嬰幼兒到老年人,皮膚色澤從粉嫩演變為蠟黃、暗沉。

人們追求這些非人造的粉紅色配色,以及細膩觸感,其實是一種追求年輕、鮮活和生命力的原始情愫。

然而在更廣泛的商業消費場景裡,「粉紅色」總是跟「少女心」聯繫在一起,目標非常明確地指向——年輕女性這個群體。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中,女孩子們從童年開始就開始被大量粉色商品、營銷圍攻,商業也沒有停止過使用粉色去馴化年輕的消費者。

在人流量較大的商業場景裡,粉紅色裝修的店鋪彷彿有一種魔力,總是能聚集到年輕的女性消費者。

比如粉色裝修的夾娃娃機商店,比如喜茶去年開張的「PINK」女性主題店,全店設計大量使用低飽和度的淡粉色,連菜單都是粉色的。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圖片來自:麥當勞

今年 3 月,藉著三八婦女節、櫻花季等上市的產品簡直不要太多,我們做了個不完全統計:

  • 麥當勞春日限定「粉桃少女組」甜品站,推出粉紅色的冰淇淋、麥旋風、新地

  • 樂事推出「春日限定」薯片,其中就有粉色包裝的櫻花牛乳新口味

  • 櫻花味可口可樂再次在日本限定推出,採用新包裝

  • 晨光文具和美加淨推出了櫻花物語禮盒,內含粉色文具和護手霜

  • 歐舒丹、M.A.C 等護膚化妝品牌

……

另外一個粉色的趨勢是,它已經從衣著、日用品等浸染到食物。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含有大量抗氧化劑多酚氧化酶,暴露在氧氣、陽光中,變成粉色。 圖片來自: Epicurious

桃紅葡萄酒、粉色椰子水、星巴克粉色漸變飲品、肯德基推出的粉色汽水……同樣一件商品,銷量上不去的時候,商家都會想著外包裝換個粉紅色試試。以烈酒為例,當粉色的烈酒上市後,銷量也跟著往上漲。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圖片來自:Fortune

於是在長年累月的圍攻下,「粉色」逐漸成為年輕女性避無可避、願意接受,甚至無法抗拒的消費標籤。

粉色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粉紅色,在大部分人眼裡約等於:浪漫、甜美、溫柔、少女、純真……同時帶著無辜、無能、軟弱、害羞等附加含義。

然而隨著這些色彩含義的過度使用,我身邊的女性朋友都有過避免或厭惡粉色的經歷。一位在中學時代渴望成長擺脫幼稚的女同學告訴我:

“ 在十多歲的少女時代,我非常討厭粉紅色,穿上粉紅色衣服或者用粉紅色的筆時,會覺得自己很幼稚。”

在日本,情色電影也被稱為「粉紅電影」或「桃色電影」,主要是因為電影會出現嘴唇、舌頭等人體部位,而這些鏡頭通常帶著色慾、裸露的色調。

粉紅色被貼上多少個相對褒義的標籤,同時也會附帶相應的負面標籤。在人群中的表現就是,有多少人喜歡粉色,那麼就有多少人厭惡粉色。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近些年來,粉色開始重新流行。引領潮流的設計師們,更多是想要打破粉色傳統觀念,挑戰原有表徵「甜美、女性化」的標籤。因此粉色也「出圈」到了更廣泛的男性群體。

2014 年,淡粉色 # palepink 成為 Tumblr 上被搜索最多的淺色系顏色,這個粉也被稱為「Tumblr Pink」。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這些都是千禧粉,圖片來自:Voicer

粉色在隨後的這幾年逐漸發展出一系列不同色調的粉色,這被《紐約時報》稱為「千禧粉」(Millennial Pink)。並有調查顯示「50% 的千禧一代認為顏色並不和性別有直接關係」。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在 2015 年發佈的 iPhone 新配色「玫瑰金」(Rose Gold),其實就是一種有帶著金屬質感的粉色。

拋開觀念和文化的狹隘束縛,這個顏色給用戶的感覺是具備質感和高級感,挺好看的。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緊接著 2015 年底,潘通宣佈晶粉色(Rose Quartz)作為 2016 年的流行色。

隨後,淡茱萸色(Pale Dogwood)選為 2017 年的春季顏色。於是在 2017 年的男裝秀場上,大面積使用粉色的服裝開始出現,並逐漸流行開來。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2017 年的流行男裝穿搭,圖片來自:hollywoodreporter

潘通確實推波助瀾了粉色的流行,但這背後更多是公眾逐漸接受並擁抱性別流動性和中性風格。

粉色被賦予過很多表徵和標籤

日本網站 Nipponcolors 上對粉色進行了細緻的解讀,將常見的粉色與櫻花、桃花、紅花、紅梅花、朱鷺翅膀等自然事物聯繫在一起。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數得上名字的粉色,除了千禧粉,還有芭比粉、蓬勃杜粉(Pompadour Pink)、玫瑰愛神、朋克粉、貝克米勒粉紅(Baker-Miller Pink)等等。

實際上,早期粉紅色並不帶有與性別相關的刻板印象。在 16 世紀以前,紅色染料相當稀缺,紅色、粉紅色是貴族才用得上的色彩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在西方早期的一些壁畫上,貴族男孩都是穿著粉色外衣的。

與如今「粉紅色象徵甜美柔和」不同,在 18、19 世紀,天主教盛行的國家認為粉紅色是最具有男子氣概的顏色,因為「粉紅色是被稀釋的血液顏色」。

1729 年,天主教宣佈粉色是神職人員在禮拜儀式所使用的顏色。不過原因是當時富裕的貴族向教會捐獻舊衣服,其中包括粉紅色的面料,教會必須為這些面料找到合理的用法。

20 世紀一戰後,用紅色、藍色區分性別開始流行起來。然而有的場景將淺藍色對應女性,將粉色對應男性,並不認為粉色是專屬女性的顏色。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學者 Jo B. Paoletti 專門研究過「美國使用粉、藍辨別男孩、女孩」的現象。

他認為,兩性對粉色的反應差別並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只是商品製造商利用顏色將商品區分,目的是吸引更多消費提高銷售額。

於是從 20 世紀開始,商品經濟開始席捲全球,消費主義開始裹挾一代又一代的消費者,粉色逐漸成為女性的代表色彩,這個顏色帶上了刻板印象。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不過,隨著粉色的傳統定義開始被挑戰,在將來這種顏色估計不會用來表示「少女心」了。那個時候估計「用粉嫩色彩的精美包裝吸引年輕女性」這一招,就不靈了。

當然,粉色並不是紅色變淺色那麼簡單,不同的色調變化所演化出的粉色能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

總的來說,人們模仿的速度越來越快,審美能力沒有怎麼變化,而變化的一直是觀念。

在這裡想要補充的一個冷知識是,京劇臉譜的顏色使用規則裡,粉紅色表示年邁色衰,代表性角色是廉頗。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本文作者沈星佑,首發於公眾號“愛範兒”(ID:ifanr),新知階層的科技讀物,與全球智識同步。

你一票我一票,偶像明天就出道 | 粉絲經濟你真的瞭解嗎?

年纪越大越喜欢粉色,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