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獨立都是被逼的

王子文在《歡樂頌》中飾演的“曲筱綃”深入觀眾內心,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古靈精怪、敢愛敢恨、為朋友兩肋插刀,在生活中她也是活潑、性格開朗、大大咧咧,我們都認為她跟劇中的“曲筱綃”一樣幸福,但卻不是這樣的。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在《女兒們的男朋友》最新一期中,姜麗文與男友無時無刻的在秀恩愛,姜麗文嘴角總是掛著幸福的笑容,讓在座的嘉賓都被這粉紅泡泡的氣氛吸引,尤其是王子文看到後,首次在節目中談起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王子文在5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小時候一點都不覺得他倆分開有什麼影響,甚至還開玩笑說;“生日我可以要兩個禮物,過年壓歲錢可以要兩份”,但隨著自己慢慢長大,發現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特別大,表示“這個創傷這輩子都帶著”。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王子文還在節目中表示:“跟爸爸媽媽從來不聯繫”,張大大問王子文:“可能是你自己一個人冷暖能自知,你自己也很獨立,所以父母覺得你一個人可以的,就沒有給你過多的關心”,王子文當時就表示:“獨立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沒有人關心”。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十分矛盾的。父母的愛是比較複雜的,這種愛其實上是從開始的那一天都在為彼此更好的分開做好準備。我們既要給到足夠的關懷和照顧,也要讓自己的孩子知道,在將來你是要獨立生存的。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父母的類型大概分這五種

一、過度保護型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這類父母對孩子十分不放心,事先為他考慮的週週全全,總擔心自己的微小疏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雖然這類父母一切為了孩子著想,但孩子未必領情,因為他們感覺到壓抑,受拘束,沒有自由呼吸的空間。

關鍵詞:過度保護,事事包辦

建議:父母要信任孩子,適當給孩子一點機會,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得好,能保護自己。

二、驕縱型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這類父母對孩子十分溺愛放縱,不論孩子做什麼都認為是對的,而且從不嚴厲的批評。這類父母大多是年紀大以後才生育,也可能是生育過程中異常艱苦,因此當真正擁有後,就毫不吝惜自己的感情,對孩子百般放縱。這類父母的孩子看似幸福,實則相反,他們缺乏容忍力和自制力,經常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生活自理能力差。

關鍵詞:溺愛放縱,不分是非

建議:父母要保持理性判斷,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三、支配型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這類父母奉行“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準則,認為孩子必須遵守父母制定的規矩,不能有絲毫反抗。這種高壓教育方法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懷,從心底產生厭惡。

關鍵詞:高壓,遵守規矩

建議:多跟孩子溝通,相信孩子,多給與鼓勵

四、放任型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這類父母由於工作很忙,而且內心也希望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因此對孩子自己的事情一般讓孩子獨立做主,從不過分干涉。但由於接觸時間少,不能全面瞭解孩子的想法、情緒等,容易讓孩子感動父母對自己疏於照顧,而且不受重視。父母再寬容孩子的同時,也要積極的引導他們對美醜善惡的判斷。

關鍵詞:自由,從不干涉

建議:要積極引導孩子對事物的基本判斷

五、理想型

王子文節目首談原生家的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愛

所有孩子都希望父母集中以上幾種類型的有點的父母,這種類型的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認可他們的情緒和行為,並能夠經常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填平兩代人之間的代溝。這樣的親子關係會十分協調,孩子能獨立自主的生活,而且有主見,有組織能力等優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