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做新媒體是否還有前途?

2019年,做新媒體是否還有前途?

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從年初至今,一直未曾休止過。

有人說:新媒體要完。

有人說:你目光短淺。

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聲音,於是想要進入新媒體行業的你,在這些聲音下迷茫了、躊躇了。

別慌,可以明確告訴你——新媒體這事能成,它仍然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剛需,是能讓你騰雲駕霧的寶貝,你可別放棄了。

你說“我不能信你,除非告訴我為啥?”

給你三個理由。

第一,即便“新媒體越來越難做了”這樣的聲音不斷湧現,但如今的中國,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在思考到底如何通過“新媒體”來實現增長、獲得收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業內對於“新媒體運營”的需求,從來都沒有中斷和減少過,不信你去各大招聘網站隨手一搜“新媒體”,幾乎都有500+以上的崗位需求,裡面絕對有你的一席之位。


2019年,做新媒體是否還有前途?



第二,如果你想在人生跑道彎道超車的話,新媒體所蘊含的巨大商業機會將為你賦能。相信你也早已看到,無數投身於自媒體的人,通過新媒體平臺,諸如公眾號、抖音,甚至是B站等去做內容,拉流量來變現,實現自我價值的升值,實打實地在賺著錢。比如深夜發媸、夜聽、代古拉K...等,他們可以,那下一個為什麼不能是你呢?

第三,新媒體運營可以滿足你嘗試職業發展方向的絕大多數訴求。因為新媒體人需要掌握的能力實在有些多。以村長為例,日常工作有文案撰寫、增長活動策劃、知乎運營、BD合作以及數據分析等。在做這些工作的過程中,就可以鍛鍊到內容運營、活動運營、平臺運營、社群運營、數據分析等能力。在這個基礎上,你就可以慢慢去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方向,然後再深耕下去。能同時滿足這些的,除了“新媒體運營”,請恕我想不出第二個。

至此,相信在「新媒體還有前途」這件事上,我們已經達成了共識。

可遺憾的是,時至今日,絕大部分人對於”新媒體“的認知和理解,都仍然是片面、甚至是充滿誤區的。

今天不妨簡單與大家聊聊2個常見的誤區,並給到一些建議。

關於這點,同樣是做新媒體的我有些難過。

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別人稱新媒體為文案狗、小編了。如果是不懂新媒體的人,尚且可以理解,畢竟存在認知差,但可悲的是很多做新媒體的人也把自己當做是小編,覺得碼碼字就能做好這個崗位。

請恕我直言——天真的你有點不可愛。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商業時代下,一個崗位的出現必然是要直接或間接解決業務問題,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如果你只會碼字,很容易就會被淘汰,畢竟能寫的人太多了,且更為殘酷的事實是——別人可能不僅能寫,要的工資還比你便宜…

因此,我給你的建議是——

入行之初先找到一個能支撐自己“吃飯”的技能,80%的人都是文案,然後將其訓練成自己的核心技能。

當你的核心技能達到70分的時候,開始拓展其他技能,諸如做一些增長活動、拉幾個社群玩下、多嘗試下其他平臺的運營玩法等,到了後面,相信你就會擁有1-2個核心技能,以及一些通用型的技能(如數據分析),至此,你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運營”,此刻如果還有人叫你小編

2019年,做新媒體是否還有前途?

村長經常和部門的小朋友們說一句話,在此也分享給大家:你能看到哪裡,決定你能走到哪裡。

放在“新媒體”這個語境下也是如此,很多不滿1年的新人一提到新媒體,就只會想到公眾號。那如果公眾號有一天涼涼了呢?你該何去何從?

你要知道,新媒體本身是一個快速變化、高速發展的行業,而新媒體平臺本質上是產品,是產品也就意味著一定都會有興衰。如果,你僅僅會做公眾號運營,那麼以後的發展可能是極其有限的。

因此,我給你的建議是——

作為一個新媒體人,尤其是0-1歲的新媒體人,絕不應該只把自己侷限在微信公眾號一個平臺上面,對於現在火熱的抖音/知乎/微博等都要有所涉及,至少要能做到60分,這樣你才能走得更長遠,你的未來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想要分享給你的2個誤區,大家不妨對應自身來自檢一下,是否也有著同樣的問題。

接著,問題來了:這些誤區背後存在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解決呢?

以我們所見,核心原因在於——大多數人眼中的「新媒體」都是不成體系的,是單點的,諸如認為寫寫文案就能做好新媒體、只用玩玩公眾號就行,都屬於此類。

而正如上面給你的建議所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起碼應該做到:

  • 擁有1-2個核心技能(如文案、活動)和一些通用能力(如數據分析),能借以這些技能解決實際業務問題;
  • 掌握市面上常見新媒體平臺的玩法,搭建新媒體矩陣,為業務需要做拉新和轉化;
  • 熟悉多種新媒體工具,能利用這些工具讓工作變得更智能、更高效;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