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的三大神童,年少成名,結局卻讓人惋惜

1977年,國務院副總理方毅收到了一封來自江西的信,寫信人是一位中學教師。信上是這麼寫的:我要向您推薦一個被公認為“神童”的孩子。

這孩子姓寧名鉑,1964年出生,2歲半時能夠背誦100多首詩詞,3歲時能數100個數,4歲學會800多個漢字,5歲上學並開始下圍棋,與成年人對弈,6歲開始攻讀醫書和使用中草藥,熟讀《十萬個為什麼》一套十本.......

方毅閱後,批示中科大“如屬實,應破格收入大學學習”。為此,中科大在1978年開設了第一個少年班,寧鉑被收為第一批學生。少年班剛成立就遇上了好時候。這一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公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提出“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 ”。

中國現代的三大神童,年少成名,結局卻讓人惋惜

剛成立的少年班也跟著提出口號,“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加快做好準備”。少年班開設後,寧鉑被媒體譽為“第一神童”,與他齊名的還有“未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彥波,和寫入暢銷書《神童的故事》中的干政。這三個孩子在媒體的一致宣傳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神童代表。大批家長為此瘋狂,不惜砸下重金給孩子報“神童速成班”。

但,家長們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

這三個神童,最終寧鉑出家為僧;干政和謝彥波都被認為精神出了問題,去美國留學被導師退回。回國後的干政因長期找不到工作,精神病時好時壞,把自己禁錮在了房間裡與世隔絕。謝彥波在中科大擔任物理老師,他的學生們為他的精神病辯解道:謝教授是屬於另類世界的“牛逼頓”(牛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