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網網評:點贊好“孃家”,這樣的溫暖直抵人心

■尹武

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印發《關於規範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的通知》,就各地規範懸掛光榮牌工作下達“死命令”:凡是讓發放對象自行領取光榮牌的,相關部門將被嚴肅問責處理。此舉一出,社會各界紛紛為退役軍人事務部的務實作風點贊!

2018年4月16日,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北京掛牌成立,成為廣大退役軍人安置、服務和管理的官方機構,全國5700萬退役軍人、200萬現役軍人和廣大軍(烈)屬自此有了自己的“孃家”。

千好萬好,不如自己的家好!自去年“八一”前夕《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實施辦法》印發以來,各地各級政府迅速行動,截至今年4月上旬,全國已為2000餘萬戶家庭懸掛了光榮牌。同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緊盯效果、精準發力,針對少數地區“讓退役軍人自行領取、懸掛光榮牌”、少數工作人員“服務不夠熱情主動”等問題,“一竿子插到底”,專門印發通知,既規定工作標準,又明確時間節點,在注重末端問效中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做實,在全社會營造出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

軍隊是一個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基石。據統計,我們國家平均每24個人中就有一名退役軍人,解決退役軍人的後顧之憂,讓退役軍人受到全社會尊崇對於激勵廣大軍人建設強大國防、激發廣大有志青年獻身國防事業至關重要。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一年來,各項工作平穩起步,有序推進。大家欣喜地看到,各地退役軍人事務分支單位、國家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以及不久的將來全面覆蓋各地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等一系列機構壓茬組建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多頭出擊搞調研、定法規,解疑難、抓落實,事關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的一項項工作正穩步落地見效。正如一位退役軍人網友所言:“從此,結束漂泊的餘生。苦有地訴,痛有人知,軍人榮耀永享,尊崇心中常駐。”

不僅如此,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還快馬加鞭,努力用真心把好事辦得更好:配套政策制度改革大力推進、“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蹟公開向全社會發布、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工作全面展開、軍人公墓建設納入規劃、創業就業優惠政策出臺等等,一系列利好動作的密集推出,切實讓脫下軍裝、轉身到不同社會崗位的“最可愛的人”感受到了“孃家”的溫暖,共享到改革和政策的紅利,也增強了滿意度與獲得感。

今年3月3日,在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公開向社會承諾,2019年將著手製定11個法規和17個政策性文件,特別是廣大退役和現役官兵廣泛關注的退役軍人保障法和關於加強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意見,目前各方面基本上達成一致,正在按程序報批,如果進展順利,今年下半年就將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另外,與退役軍人保障法相配套的退役軍人安置條例、軍人撫卹優待條例、烈士褒揚條例也在緊前制定和修訂當中,計劃今年底前完成。相信等到這些法規正式出臺,勢必能夠很好地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退役軍人政策法規體系,也能夠更好地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帶著感情做工作、回應關切解難題、盯住落實下功夫,把好事辦好當然還要看“孃家”的工作決心與力度。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一年來,落實8萬多名軍轉幹部、40多萬名退役士兵、2400名復員幹部、9000多名軍休幹部轉業和退休接收安置任務;組織專場招聘會300餘次,提供就業崗位60多萬個;聯合10家銀行簽署擁軍優撫合作協議……一組組數字的背後,是退役軍人事務部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無論是退役軍人還是現役官兵,我們都有理由相信,背靠“孃家”支撐,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今天,軍人退役事務部一歲了,我們都是“孃家人”,讓我們共同為好“孃家”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