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下午把《阿甘正傳》看完了,

阿甘媽媽說: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有了死亡,生活才會有意思、才會有價值。

因為有了死亡之神,你才會倍感珍惜當下的時光與生命,才會賦予生命以意義。

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不堪回首的過去,那種猶如病毒一般撕咬著你,折磨你,蹂躪你,踐踏你。

一切都是自己招惹而來,你不能去責怪他人,不能去埋怨他人。

當我們走過了黑暗時刻,我們才能真正迎接光明,才能領略陽光的美妙。

當17年5月份的時候,自己突然意識到,自己有病。

準確的說是抑鬱症,印象中好像有三次想從三樓跳下去,但是每每走到邊緣,

自己還是有點恐懼,萬一跳下去摔不死會怎麼辦,摔傷了會更難受,更會拖累家人。

為何一個健康向上的青年會突然抑鬱呢?

起源於自身的性格和環境,自己是一個好強的人,是一個不服輸的人,

總想去改變自己,總想去改變家族的現狀,我們不能一直貧窮下去,

我們可以貧窮,但是我們的下一代絕不可能,一定不可以,

難道我們還要自己的下一代也要重複自己的過往,我想那樣對於他們而言實在過於殘酷。

於是乎就不斷給自己壓力,不斷給自己增強,不斷讓自己去奮鬥,去尋找所謂的機會,

因為家裡人沒有人可以給你指點,你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放眼望去,你只能一人獨行。

16年下半年的時候,偶然接觸一個線上項目,那會兒年少輕狂,缺少見識,

總以為這就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總以為這樣奮鬥下去,可以給自己未來一個好的鋪墊,

所以自己兢兢業業,全力以赴,真的是當成事業來做,賦予自己的使命,

每每在項目之中自己的完成指標和團隊達成率都是前三名,想著未來有希望,

自己就有奔頭,就有希望,簡直渾身上下充滿了希望。

記得17年春節的時候,在老家自己還堅持在工作,在學習,在溝通學員,從來沒有停過。

直到項目運行半年,告知我們項目要停止了,對於自己而言簡直是晴天霹靂,

心中一直在想,怎麼會這樣,突然一下子就沒有希望了,好像未來沒有指望了,

接著沒多久就發現自己好像抑鬱了,開始整宿整宿睡不著,開始嚴重失眠,

脾氣暴躁無常,開始自我封閉自己,就感覺全世界都欠自己一樣的。

最典型的是把微信朋友圈的好運全部屏蔽了,不想看見他們的消息,

感覺對於而言有點刺耳,有點扎眼。

慢慢的就會發現自己似乎抑鬱傾向越來越嚴重,就開始在網上查找抑鬱症狀,

很確定的告訴自己,是病了,好在是初期的,自殺傾向不是特別嚴重。

後面想了想,假設自己死了,爸爸媽媽會怎麼辦,他們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尤其是自己的媽媽,為了我們兄弟幾人操勞一輩子,到頭了我一死了之,

似乎有點太不孝,有點懦弱。

小時候家裡在農村,爸爸媽媽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飯,對於自己而言也是如此,

也會給自己留下心理陰影,包括自己不是那麼想結婚,就是有那麼一點恐懼婚姻。

貧賤夫妻百事哀,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在一個平常人家裡更是如此,

尤其是雙方似乎還在解決溫飽而憂愁,更不會考慮物質以外的事情,精神層面更不會去關注。

後來想了想還是不行,要自我解救,於是乎就到了學弟這兒,和他們一起去找工作,

後來很幸運的進了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對於自己來說,生活似乎越老越好,

可是自己缺變了,變得不再是那麼激情彭拜,不再是那麼正能量,

心中始終有那麼一股抑鬱之氣,抱怨之心依舊存在。

記得那會在上班的時候,一個同事和我聊天,她說你不應該只有這樣的業績,

我說,確實是如此,因為自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王者之氣。

在哪兒大半年唯一最好成績是全國400名銷售前三十,城市前三。

要知道以前, 無論自己去哪兒,多大的平臺,只要我去做都是第一,都是銷售冠軍。

可是自己缺病了,沒有了衝勁,對未來不再期待,對當下得過且過。

如此帶著抑鬱的病毒生活了一年多,直到18年7月份的時候,

在一次培訓擴展上面,認識一位女生,感覺特別喜歡,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應該是這幾年以來,除了初戀最有感覺的女生,想要和她在一起,

和她在一起自己就會開心, 就會覺得很心安,也會忐忑不安,

因為在乎,所以才會拘謹,才會懷揣不安,才會小心翼翼,反而失去自己原本的風采。

人生就是如此奇特,記得有一次在要去上海出差的早上,自己急急忙忙跑去見她,

因為出差要一個星期,而且七夕應該不會回來,所以立馬就把禮物送給她,

想著希望她能夠開始快樂,但是就在那一瞬間,感受到自己有點LOW,

那種自卑之心一下子湧上心頭,心中頓時一股憤怒,

我恨的是自己,為何此時的自己如此平庸,如此平常之人。

世上優秀之人那麼多,為何你不是其中之一。

帶著種種情緒,自己去了上海,於上海而言也是自己的改變。

第一次住著500元的酒店,在推開門的一瞬間,有點恍惚,

原來如此,心中當時五味陳雜,過往種種浮現在自己心頭,

直到現在還記得那時候的複雜心情,對自己而言是要感謝所有人,包括公司,

尤其是那個女生,雖然自己偶爾看見她,會有那麼一絲悸動,心中有那麼一股柔情,

可是,當自己生活沒有重心,心中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那一刻,女生就是自己的全部,如此的戀愛怎麼會有結局呢?

還是自己的不成熟,還是自己的怯懦。

後來,就不斷的去要求自己反諸己身,直到有一天坐在書桌上,

似乎突然一下子想開了一樣,才突然感知到原來生活中不僅僅只有物質世界,

更有獨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後來自己一點點的改變。

從此一顆孤獨漂泊之心終於安定下來了,開始慢慢的紮根,開始慢慢的生長,

至此,心中抑鬱之氣漸漸消散,人也開始煥發獨屬於自己的光彩。

我相對於自己而言是新生,是一次全新的旅行。

從此,有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夢想,去策馬奔騰,去遨遊萬里。

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夢想,也是千千萬萬個年輕人的希望。

因為我不僅僅是代表自己一個人,還代表著那麼一個群體,

那個永遠希望改變自己的人,那個抑鬱青年一樣。

因為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會有希望,總能去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人置於死地而後生,對於自己而言,18年有著不一樣的感悟,

同樣19年也會精彩紛呈,因為歷史是由人來塑造的,也是人來創造的。

同樣希望身患抑鬱之人,一定要積極走出去,一定要多和人交流,

不要自我封閉的自己世界中,世界很美好,也很精彩,等著我們去發現。

人若在,心才在;心若在,夢就在;有夢就會有未來,有未來就會有希望。

希望對於我們而言是就是新生,更是一次自我蛻變。

當我們真正去死神交手過後,才會真切的感知生命,才會鍾情於生活。

因為一切來之不易,生命也唯有一次,應活出屬於自己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