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想要長期穩定的發展,不僅要會自己掙錢,更要懂得如何省錢

無數血與淚的教訓告訴我們,在“沒有最壕只有更壕”的職業體育中,俱樂部想要長期穩定的發展,不僅要會自己掙錢,更要懂得如何省錢。拜仁便是如此。魯梅尼格曾經向媒體透露,拜仁每賽季前編制的預算中,都會預估包括歐冠小組賽被淘汰在內的最差戰績,再據此決定新的一年究竟有多少錢可以投入到轉會費或者球員工資之中。

俱樂部想要長期穩定的發展,不僅要會自己掙錢,更要懂得如何省錢

過去10年間,拜仁在轉會市場上的累計淨投入為3億歐元(平均每年3000萬),而德甲其他俱樂部全都沒有達到1億歐元這個級別。不過,以拜仁的影響力在轉會淨投入上冠絕德甲並沒有太大懸念,而這樣的力度放到五大聯賽進行橫向對比或許更能說明問題:紅魔曼聯過去6年淨投入了4億英鎊,平均每年6600萬鎊;同城的曼城近3個賽季的淨投入就已經超過了3億英鎊。而球員單價方面,這樣的差異更加明顯。在這個頂級球星轉會費動輒大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年代,拜仁至今的歷史最高身價引援仍然是哈維-馬丁內斯的4000萬歐元。

而在球員工資方面,拜仁的把控同樣相當嚴格。2014年夏天,合同剩下最後一年的克羅斯希望能在續約後拿到和裡貝里、拉姆同一檔的隊內頂薪,也就是稅前1000萬歐元。然而拜仁擔心給24歲的克羅斯開出頂薪會破壞球隊的工資結構,續約就此擱淺。巴西世界盃之後,曼聯、皇馬先後為克羅斯開出了符合這一標準的薪水,這位新科世界冠軍成員也以2500萬歐元的身價穿上了馬德里的白衣。而在不久之前,皇馬宣佈與克羅斯完成了續約,他也以稅前2000萬歐元的年薪成為了目前收入最高的德國球員。

俱樂部想要長期穩定的發展,不僅要會自己掙錢,更要懂得如何省錢

當年的決定如今看起來似乎不太近人情,甚至有些糟糕。拜仁不僅失去了自己青訓培養的頂級球星,中場的組織也出現了隱患和波動。但對於拜仁來說,俱樂部經營的健康體系始終高於球星個人,他們上賽季2.6億歐元的工資支出雖然高昂,但只佔到了總收入的47.1%。在豪門球隊工資/收入比動不動突破70%警戒線的今天,拜仁基本上都保持著低於50%的安全比例,同樣是連續實現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拜仁球迷會驕傲的說自己的主隊“沒有負債”,其實這樣的表述並不準確。任何一家足球俱樂部或者普通公司在日常運營中都會產生負債。比如拜仁從尤文引進了比達爾,轉會費3700萬歐元在兩年內付清,另有300萬歐元與球隊戰績掛鉤的後續費用,這筆交易在尚未結清之前的剩餘金額,就會成為拜仁財政上的負債。又比如說每個賽季前收取的季票費用會首先記為負債,等到每個主場比賽之後再逐步確認為收入。

俱樂部想要長期穩定的發展,不僅要會自己掙錢,更要懂得如何省錢

因此,拜仁截止2016年6月的報表上還有著1.56億歐元的負債,其中包括了尚未付清的轉會費、等待結算的供應商賬款等等。而真正值得拜仁球迷驕傲的,其實應該是沒有借款。在德國,足球俱樂部實行沒有所有人的會員制,而旗下的球隊則為可以有條件出售股份的有限公司。2002年,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兩傢俱樂部決定共同出資新建一座全新的球場,也就是如今的安聯球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