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與被看的圍城:媒體與"雙寡頭"衝突升級,打響平臺攻防戰

英國議會在今年2月份發佈了一份歷時18個月、內容長達108頁的調查報告,針對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臺對假新聞的推波助瀾,報告指責其為“數字黑幫”,凌駕於法律之上,破壞了民主。報告呼籲建立獨立的監管機構,制定強制性行為準則,對違反規則的平臺處以“鉅額罰款”。

這是又一起政府對社交平臺傳播假新聞的處罰。

不少研究者表示,自由市場帶來了經濟繁榮,但在傳媒行業,這卻產生了不小的損害,Facebook和Google兩大平臺形成“雙寡頭”形勢,流量壟斷變得越發嚴重,以致於媒體與平臺之間矛盾升級,包括行業協會、政府機構在內的多方組織已參與到這場流量爭奪戰中。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將精編近期全球媒體和“雙寡頭”的攻防戰,看數字時代的媒體和平臺如何角力。

行業協會vs平臺

算法監管、新聞減稅、內容付費

看与被看的围城:媒体与

2018年12月,澳大利亞ACCC(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提出,強制Facebook顯示信息流中的可信信源,建立新的監管機構——算法監控中心,在算法上做到透明和公開,要求對新聞製作人實行稅收減免,即“新聞製作減稅”,確保Facebook和Google會向本地媒體支付相應的廣告收入費用。此外,Free TV協會則要求知道Google的內容排序算法規則,希望兩家公司向澳大利亞媒體付費。

當然,Facebook不會同意。其澳大利亞政策部副總裁Simon Milner認為,ACCC沒有人物證據或案例能證明算法監管機構的必要性和效率性,以及它如何變成了媒體商業模式的挑戰。“相反,對於以往關注公共利益的媒體,新措施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稅收激勵。但更重要的是,對於大眾而言,他們需要決定自己看什麼,這一點不該由監管者來決定。”

在ACCC主席Rod Sims看來,新聞屬於大眾,但數字巨頭徹底改變了新聞消費方式。新聞生產過程和傳媒業不應該完全交由市場決定,出臺監督政策的目的正是對Google和Facebook的限制。

Free TV的首席執行官談到了相同看法:對待數字巨頭,是時候採取對澳大利亞本土媒體相同的方式進行監管了。從ACCA的報道中看出,本地媒體繼續創作優質內容對科技平臺很重要,但除此之外,這對澳大利亞的民主生活也至關重要。

行業並不滿意監管機構對媒體和兩大科技公司的雙重標準,財政支持、稅收抵消、監管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換來當地媒體和內容的正向發展。

語音市場保衛戰

算法挾持內容?

看与被看的围城:媒体与

“嘿,谷歌,聊聊Snapchat的發佈會。”

“好的,已全網搜索相關新聞並自動排序,下面為您播報。”

這是一個想象中喚醒谷歌語音資訊的場景。

在谷歌去年12月發佈的語音資訊項目中,公司計劃同優質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路透社、今日美國等合作,利用算法和語音技術,為資訊分發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比如,拆解一篇文章中的信息點,重新通過算法向用戶進行個性化定製和分發。

隨著智能語音產品的普及和語音應用場景的豐富,科技巨頭自然希望進入語音市場,利用技術和數據優勢,進擊這片藍海。據皮尤研究院調查顯示,從2007年到2018年,每週聽播客的用戶(12歲以上)比例從12%增至57%,越來越多人開始習慣收聽播客,通過語音場景接收資訊。

看与被看的围城:媒体与

谷歌語音計劃要求所有媒體將原有內容以話題為單位,切分為碎片信息,谷歌再通過算法重新組合資訊,匹配到相應的用戶。

看起來,這似乎是谷歌為媒體提供一個新的分發渠道,但事實上,谷歌對內容有絕對控制權,也通過這一做法將用戶的注意力直接吸引到自身平臺上。換句話說,谷歌再次攫取了媒體的創造成果,用別人的內容為自己變現。

英國“澳大利西亞新聞集團”CEO Michael Miller在一篇文章中表達了對谷歌新舉措的擔憂:手握流量的谷歌如果希望媒體免費提供內容,媒體很難拒絕,他們甚至無法從中得到任何好處。這種合作過於單向,沒有公平可言。

如果說過去媒體向谷歌提供內容,是內容生產者通過平臺向公眾發佈信息,那新的語音計劃,可能強行斷開媒體和用戶的聯繫。語音計劃無法為媒體流量導流,無法進行內容變現,反而進一步弱化媒體的品牌價值。

資訊商品化後,受益的只有科技平臺一家。

裁員圖鑑

被自由市場殺死的數字新聞

看与被看的围城:媒体与

Buzzfeed創始人Jonah Paretti曾在2016年給員工發送過一份備忘錄,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媒體數字化的擔憂:因為傳統媒體對紙媒和廣播的守舊,讓本該花在優質新聞上的預算用錯了地方,那麼,廉價內容便會來搶佔這塊市場。

媒體業裁員並非新鮮事,從2008年到2017年,美國媒體業從業者已經減少了45%。只不過,2019年,紙媒行業的裁員噩耗開始蔓延到數字媒體業,媒體的寒冬似乎到了一個頂點,連數字原生媒體都難逃厄運。

3月,Business Insider發佈一份2019裁員圖鑑。報告顯示,僅2019年,美國媒體的裁員人數已經高達2400人,其中不乏Buzzfeed(200)、Vice(250)、Gannett(400)、Verizon(800,包括雅虎、AOL和赫芬頓郵報) 、New York Media(32)等大公司。有人認為,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媒體大規模盈利變得越來越難,甚至完全不可能。

然而,Buzzfeed宣佈裁員的同一周,Facebook宣佈,2018年Q4的數字廣告收入接近170億美元。皮尤研究中心數據表明,在美國,68%的成年人都會從社交平臺上獲取資訊,甚至將其視作主要信源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滲透,極大地改變了網民的信息消費習慣,直接影響數字媒體的發展。

如果說2009年,大眾因為互聯網的興起而唱衰紙媒,數字媒體成為轉型之道,那麼到了2019年,Google和Facebook掌握注意力而變成生活必須品之後,數字媒體的生存空間則被進一步壓縮。

看与被看的围城:媒体与

Jonah在裁員時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比如成為兩大平臺上的頂尖媒體,但前提是,內容要好,規模要大,成本要低。這幾乎宣告了調查新聞——這種小眾又昂貴的內容,無法繼續生產。

另一方面,過去70多年,美國等國家依靠自由市場換來了經濟的蓬勃發展,但舊制度似乎並不適用於媒體行業——資金短缺,公民和公共媒體稀缺,這些問題尤為突出,於是Facebook和谷歌試圖發佈自己的新聞扶持計劃刺激新聞業發展。

儘管扶持資金高達6億美元,但科技公司依然面臨著報道中立性缺失的尷尬。而且,在流量爭奪戰中,Facebook、Google等公司似乎並不太關心媒體的生死。

有研究者給出媒體業拯救攻略,比如播客、郵件訂閱、垂類內容、會員制和訂閱制等,這些辦法可能在非盈利媒體或垂類媒體上有效,而大媒體如《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因為體量大、資金足和招牌響,反而在媒體寒冬有了逆勢增長。然而,對於多數媒體而言,沒有資源和品牌,依然遭遇著科技公司的衝擊。

新聞環境“淨化論”

為真實新聞付費以阻止假新聞

看与被看的围城:媒体与

新聞媒體聯盟(News Media Alliance)總裁David Chavern認為,平臺和媒體,或許應該有更多想象空間,比如讓平臺變成最好的新聞分發渠道以應對媒體轉型,而不是成為媒體的威脅。

過去,二者往往處於對立之中,隨著媒介數字化,Google和Facebook收割注意力,將其轉化為廣告收入。它們甚至成了新聞業的監管者,用算法掌管著大眾的閱讀內容,決定在何時把何種信息傳遞給哪些人。某種程度上,科技公司決定著媒體的生死。

儘管兩大平臺推出自己的新聞計劃,撥出高達6億美元扶持新聞,但這筆錢依然會鼓勵用戶多使用一下這兩大平臺。

媒體業需要的,是更積極的合作伙伴——認可優質新聞的作用,認可在當前形勢下,優質內容才是打擊劣質內容的最好方式,那麼,平臺必須為優質內容付費。不可否認的是,雙寡頭的免費商業模式絕不適用於優質新聞。舉個例子,兩大平臺都在積極購買流媒體版權,比如劇集、綜藝、體育節目等,但只有新聞,平臺免費提供。

Facebook和谷歌建起了一座“圍牆花園”,弱化媒體品牌屬性, 將媒體和讀者隔離開,平臺掌握用戶信息,甚至在此基礎上變現,媒體則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嘗試和讀者建立聯繫。事實上,如果能對優質新聞,或者說,對媒體付費,不僅有助於改善當前社會信息環境,也有利於提高兩大平臺在國會和全球政策制定者心中的可靠性。

除了付費,科技公司更應該從算法上支持優質新聞,給優質新聞來源提供更好的展示位,或是藉助第三方評級機構如NewsGuard對新聞來源進行相應評級,避免劣質假新聞經由算法發酵而得以大肆傳播。

Facebook和谷歌在假新聞傳播上飽受詬病,幾乎是應了一句老話:“誰破壞誰買單”。當優質新聞承受著科技公司的衝擊,那雙寡頭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更慘痛的現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北卡羅萊納州大學新聞媒體學院的一項數據表明,1300多個美國社區不再能獲取到本地新聞了。

對於Facebook和谷歌而言,他們要解決收入、數據和算法問題,成為媒體真正的合作伙伴,不只是一個捐助者或是扶持者。

David Chavern在關於新聞付費的文章最後寫道:Facebook和谷歌孜孜不倦談論著自己嘗試改變世界的野心,但似乎從未真正支持新聞業。優質內容無處不在,盈利空間也大有可為,科技公司需要做的,只是出讓一點利益,承擔起對優質內容的責任。

Tow研究中心教授兼總監Emily Bell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短期來看,未來的媒體會普遍減小規模,也會面臨諸多挑戰,從長遠來看,他們還將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唯一清晰的是,在媒體行業,免費數字市場幾乎無路可走。

在這個看與被看的圍城中,媒體與雙寡頭的較量不曾停止。儘管科技公司們的盈利模式對媒體業不甚友好,但尼曼研究院也在一篇文章中表達了另一看法:

當信息變得隨處可得、廉價到甚至零成本時,“如何通過信息賺錢”才是需要雙方共同解決的難題。

10年前紙媒遭受衝擊,找到了數字媒體轉型之道,10年後的互聯網媒體也一樣,需要在黑暗中尋找一條更長的跑道。

END

文章 | 全媒派

Media Plus 主編:S姐

參考圖片來源:未標註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