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4月17日,華為正式發佈了榮耀Magicbook 2019銳龍版。新品延續了Magicbook一貫的輕薄設計,整機最厚處僅為15.8mm,重量僅1.45kg。在價格方面,Ryzen 5 3500U 8GB 256GB版本3999元,Ryzen 5 3500U 8GB 512GB版本4299元,首發期間有額外300元直減限時優惠。

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入門級辦公超極本市場迎來新"刺頭"

此前,筆記本廠商的廝殺主要集中在4000元以上價位,4000元以內價位的產品,或是笨重不夠輕薄,或是配置殘缺性能無法滿足日常使用需要。而Magicbook的出現,對該價位的主要痛點都做了改進。

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京東3000元價位銷冠產品華碩K505,較Magicbook厚重不少

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3599元起售的小米筆記本Air 12.5,4GB運存難以支持多任務處理

此次發佈的Magicbook 2019銳龍版搭載Ryzen 5 3500U處理器,並標配8GB運存和PCIe固態硬盤,在硬盤容量方面,256G版本售價3699元,512G版本售價3999元。如果不看外觀設計,這個配置搭配這個價格已經具備很高的性價比,如果考慮到全金屬機身和超窄邊框等外觀元素,Magicbook 2019銳龍版可能是3000元檔價位上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榮耀MagicBook 2019銳龍版

如果要說短板,或許就是無法與旗艦產品相比的屏幕素質和對銳龍處理器性能的擔憂了。不過,若是有處理如視頻剪輯或編程開發需求,用4000元的預算選擇筆記本並不現實。但對於平時主要工作環境是Office三件套的大多數職能崗位,MagicBook 2019銳龍版可以說是非常均衡的一款產品。

而MagicBook 2019銳龍版出現的更大意義,是華為進一步向下補齊了入門級辦公超極本的拼圖。目前,華為的筆記本產品線已經覆蓋了從3599元到12988元的各個價位,並通過一系列與手機聯動的專屬功能,試圖將手機市場的優勢延續到筆記本市場,構建自己的辦公硬件生態。

手機、電腦、智能穿戴…華為的辦公生態佈局已現雛形

從品牌定位上看,以"君子如蘭"、"爵士人生"起家的"華為"品牌的定位一直都是高端商務。這也是為什麼華為推出子品牌"榮耀"的原因——在不影響"華為"品牌的情況下去追求性價比,追求年輕活力。因此,商務人士可以說是華為長久以來的基本盤,辦公場景也是華為一直在深耕的場景。

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華為Mate7廣告

與小米推出筆記本僅僅是單獨的推出硬件不同,華為推出的筆記本產品在硬件基礎上,與手機的聯動更為豐富。目前,大部分MateBook和MagicBook型號都支持Huawei Share(在MagicBook上被稱為Magic-link魔法互傳),這是一個利用NFC功能讓手機與筆記本快速交互的方式,在感應區一碰即可實現文件互傳、60秒錄屏、共享剪貼板等功能。華為還在電腦端推出了手機管家,方便管理手機和電腦上的照片與文件。

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通過Huawei Share,手機觸碰電腦NFC感應區即可進行文件傳輸等功能

在上個月P30系列的發佈會上,華為還推出了一款可穿戴智能眼鏡"EyeWear", 電子部分隱藏在鏡腿中,鏡框和鏡片均可更換,支持IP67防水防塵抗濺。與Google此前推出的智能眼鏡試圖成為下一個移動計算平臺不同,華為的智能眼鏡定位更為精準,瞄準了商務人士的語音通話需求,以無線耳機+智能語音助手入口的形式加強了它的實用性。

在此之前,華為還曾在手機端推出過"PC模式"和"雲電腦"等功能,覆蓋不同的細分辦公場景。針對職場中經常會面對的投屏、打印等場景,EMUI也在進行優化,方便用戶在無需繁瑣配置的情況下一鍵完成無線投屏、無線打印。

512G SSD輕薄本僅售3999元!從Magicbook 2019看華為辦公生態佈局

▲華為在EMUI 8.0中推出"PC模式",手機連接顯示器即可享受類似臺式電腦的使用體驗

可以說,華為通過軟硬件協同的方式,已經在辦公場景中實現了類似小米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的領先地位。華為推出筆記本產品的時間並不長,但從目前Huawei Share來看,華為推出筆記本產品並不僅僅是為了賺取售賣硬件的利潤,打通手機和電腦,在辦公場景下為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或許才是華為涉足個人電腦領域的真實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