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別動,FBI”

這句話經常會出現在一些美國的影視劇中,想必我們大家都知道所謂的FBI就是美國的聯邦調查局。

在美國的影視作品中,FBI總是帶給人們一種很“牛”的感覺。

其實,在現實中,FBI的確有厲害的地方,在某一段時間內,FBI的存在對美國內部穩定起了極大的作用。它曾經是美國法律的維護者,但也曾經成為了破壞者。

而這一切都要歸述於美國FBI的教父—胡佛。這個曾經令數個美國總統都為之忌憚的人物。

胡佛擔任了48年的聯邦調查局局長,這48年裡,美國總統換了8屆,而他卻一直坐在局長的位子上,直至死去。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胡佛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句話適用於各個國家,美國也不另外,但是總統換了八屆,胡佛卻能坐在這個位子上一動不動,任你換多少屆總統,反正FBI是我家的,你們誰都干涉不了,就是這麼牛氣。

相比較美國那個“倒黴總統”胡佛,這個胡佛在美國的影響力更大更廣,他曾一度被譽為“美國英雄”。

至於為什麼沒有總統敢解僱胡佛,那是因為胡佛手裡有太多情報,太多不可見人的東西,比如羅斯福總統夫人的豔照,瑪麗蓮.夢露的裸照等無數達官貴人的私密情報。

正是手裡握有這些不可見人的東西,胡佛才能夠一直活著。

在當時,有太多人想殺死他,但是卻很少有人敢這麼做。

在1971年的美國有一雜誌刊登過一幅漫畫,認為胡佛掌握了當時美國的生殺大權。

可想而知,胡佛在當時的影響力之大。

胡佛死後,許多美國人都在心裡暗想,

“危險的環境離我們遠去”

對於胡佛來說,他原本是屠龍的勇士,為了守護村民而戰,但是在一路拼殺的過程中發現了村民們各自的陰暗秘密。於是,當他殺死惡龍之後,自己變成了那條惡龍,利用自己掌握的秘密逼迫村民們聽從於他。

平凡的出身,平凡的起點。

胡佛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移民後代家庭裡,小時候,他的家庭還算完美,父母寵愛,兄姐呵護。

在1901年,6歲的胡佛開始了他的求學之旅,那時,西奧多.羅斯福即將成為美國總統。

求學時期的胡佛,可以說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學霸,他不但是學校的優等生更是學校的辯論高手。

之後從中區高中畢業的胡佛將目光轉向了法律,走進了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夜校,這是很多想要從政的美國人的選擇。

在上學期間,胡佛為了自謀生計,在國會圖書館訂貨部待了4年半,有一段時間,他曾經被派到編目部工作,這對於他以後編制情報檔案索引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幫助。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電影《胡佛傳》

1917年4月17日,胡佛的家庭出現了危機,胡佛需要承擔起支撐家庭的責任。因此他需要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無論在什麼時候,錢還是最重要的。

在舅舅的幫助,胡佛第一次走進了司法部,而這一次走進去,一輩子也就走進去了。

從平民到“美國英雄”

1,初出茅廬

到了司法部以後,胡佛被分配到了部裡的偵探部門—調查局。

調查局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前身。19世紀的美國,當時政府機構經常僱傭私家偵探來進行破案。在1908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命令司法部長成立一個小型偵探機構,調查局由此誕生。1925年,改稱為聯邦調查局,1932年,胡佛又將其改名為美國調查局。等到1935年的時候,美國國會正式命名為聯邦調查局,英文縮寫FBI,而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胡佛在當時的工作只是負責檔案複審的工作,雖然心懷抱負的胡佛對這項工作很不滿意,但是他依舊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果然是皇天不負有心人,上天果然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胡佛被上級調到了戰時行動處。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年輕胡佛

在這裡,胡佛的工作是處理因德僑管理規定而導致的大量文書工作。憑藉著高效率的辦事速度,認真可靠的辦事態度,胡佛很快在司法部混的風生水起。

慢慢的,胡佛從一個只能整理案件的小職員轉變為可以從法律的角度評估案件然後做出決定供上司簽名。胡佛在司法部已經得到了初步的認可。

胡佛應對“敵僑”的經歷不僅幫助他在司法部站穩了腳跟,更重要的是他嚐到了可以不受正常憲法限制來行使政府權力的滋味。這對他以後的做事作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在爆炸聲中走向聯邦調查局

一戰結束後,戰時行動處解散了,胡佛的工作也暫時沒了著落。

這時,美國需要在國內恢復和平了。

“親俄分子”,共產主義思潮,工人罷工運動,戰後的美國混亂,無序。

正所謂“時事造就英雄”,胡佛這位“美國英雄”便應運而生。

1919年,這一年,美國並不平靜,一系列的爆炸事件在美國發生。由一些激進分子策劃的爆炸襲擊事件每日劇增。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面對這種情況,司法部部長帕爾默組織策劃了歷史上著名的“帕爾默襲擊”行動,這一行動主要針對各種無政府主義者,布爾什維克主義者,激進團體等等。

這時的胡佛擔任司法部部長助理一職,在這一段時期,胡佛帶著一幫助手,夜以繼日,手工編撰了50萬人的索引卡片,6萬餘人的簡歷資料。因為這些資料,使得行動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電影《胡佛傳》

“帕爾默襲擊”行動結束後,胡佛名聲大噪,成功的引起了下一屆政府的注意,胡佛成為了政壇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3,為聯邦調查局而生的胡佛

1924年5月10日,這是一個註定要被歷史記住的時間,這一天,胡佛成為了調查局的代理局長,從這一刻開始,聯邦調查局局長這一崗位伴隨他先後經歷柯立芝,胡佛,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8位美國總統任期,伴隨了他一步步走上“美國英雄”祭壇。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電影《胡佛傳》

在胡佛上任調查局局長一職的時候,調查局可謂滿目瘡痍,甚至當時有人建議取締這個部門。

面對著這樣一個爛攤子,胡佛開始了他的整頓計劃:

首先胡佛開除了一大批調查局特工,並且規定日後招納的特工必須具有大學學歷,而且是法學或者會計專業畢業的。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忠誠,並且是對胡佛的忠誠,從這一刻開始,胡佛的已經開始展現了他獨裁者的本性,美國的FBI也慢慢開始變成了胡佛自己的FBI。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電影《胡佛傳》

接著,胡佛開始改變組織結構,細化各部門的職能,科學管理各部門最終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結果。

提高效率,精通業務,這就是早期胡佛對調查局的改革最終目的。

最後,新上任的胡佛建議建立指紋鑑定處,開設特工學校,培訓專業的特工。

在經過一系列的整頓之後,調查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頓後的調查局如同一隻猛虎,靜靜的等待著出籠的機會。

4,猛虎出籠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爆發,經濟生活的全面崩潰,導致美國國內政治矛盾的日益尖銳。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社會經濟生活的每況愈下,使得許多為生計所困的人走上了搶劫犯罪的道路上。這時候,胡佛把調查局的矛頭對準了犯罪分子。先後逮捕了一批臭名昭著的綁架、搶劫和殺人犯,例如約翰·迪林傑、“娃娃臉”尼爾森“等等。

慢慢的,胡佛和胡佛的FBI成為了維繫國內安全的“主心骨”。

接著,隨著二戰的爆發,胡佛的FBI得到了更大的權力:可以會同陸軍部和海軍部一同負責美國的全部情報工作。這意味著,FBI不但可以掌握國內的情報資料,更可以掌控國外的資料。但是在後來,中央情報局的建立,使得FBI的權利得到了分化,FBI只負責反情報和國內工作,至於國外情報則由中央情報局負責。

二戰結束後,美國國內漸漸安定下來,但是聯邦調查局卻已經膨脹到連總統都無法掌控的地步。

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美國人在FBI面前幾乎是全裸的。在胡佛的掌控下,FBI的特工幾乎無孔不入。也正是如此,胡佛才掌握了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成為了當時美國的無冕君王。

他是FBI的教父,美國總統都要畏他三分。

電影《胡佛傳》

在胡佛死後,無數美國政客都鬆了一口氣。很多大人物在私底下對胡佛的死拍手稱快。

在對全國發言的官方講話上,尼克松說道:

“今天,所有美國人都對J·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傷。作為聯邦調查局的局長,胡佛先生擁有赤誠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獻精神。可以說,他是在他自己所生活的這個年代裡的一個傳奇。”

雖然說這句話有可能言不由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胡佛確實是他自己所生活的這個年代的一個傳奇。

電影:《胡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