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最近幾天由劉詩詩和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如果可以這樣愛》登陸湖南衛視,真的是給人很大的驚喜。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但這部《如果可以這樣愛》其實早在2016年就殺青了,只是後期因出品方就獨家首輪播映權與湖南衛視產生了異議,還打起了官司,所以才導致該劇並沒有正常播出,實在是很可惜。

作為一部“積壓劇”,本身就未能及時賣出,已經缺少了實時性;再加上本次播出之前,該平臺也沒有進行過多的輿論宣傳,導致小谷在看到這部劇時也有些擔憂,這部劇是否可以取得優秀的收視成績?

首播當日,《如果可以這樣愛》以1.079%的首播收視率位於電視劇排行榜第二位,僅次於《只為遇到你》。有關劇中離婚、出軌、劉詩詩飆戲等話題更是引爆全網討論不斷。

在如今這樣一個大流量,大IP扎堆的時代,劉詩詩如何靠一碗三年前的冷飯讓網友們紛紛表示: 真 好!

01——刷新三觀的如果可以這樣愛

該劇憑藉著自身悲劇式開頭吸引了觀眾視線,並且還有相當一部分觀眾是該劇主演的粉絲,尤其是在四小花旦劉詩詩的流量加持下才造就瞭如此驕傲的成績。但是光靠劉詩詩的流量加持,顯然不足以拯救這部劇,那麼是什麼讓這部聽起來就又冷又狗血的劇突圍成功?

首先,《如果可以這樣愛》作為一部現代都市情感劇,我本以為如同其他的情感劇一樣充斥著各種各樣一成不變的套路,讓這部劇看上去更加的高大上一些,例如採用女主“傻白甜”或者男主的“霸道總裁”來單方面吸引受眾。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然而當我觀看完首映之後,卻刷新了我的三觀!短短兩集的時間,這部劇便直入主題,白考兒(劉詩詩飾)、耿墨池(佟大為飾)因為彼此的伴侶突然徇情自殺的事情相識,然而白考兒的一系列的做法不僅僅引起了耿墨池的敵視,更是被祁母視為殺人兇手!

這樣的悲劇式開局的言情劇,不同於以往都市言情劇的迂迴曲折,它節奏感很強,有很直接的情感主線,抓住人的眼球,有題材和主體的新鮮度,讓人看了就一個爽字。

其次從演員陣容方面來看,並沒有像以往老演員提攜新演員,而是由一群實力派演員做主力陣容,例如:劉詩詩、佟大為、保劍鋒等,每一位都是演技十足,臺詞功底非常紮實的演員!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佟大為作為毋庸置疑的實力派演員,完美詮釋耿墨池的人物性格特點;劉詩詩所飾演的白考兒表演更是張弛有度,這些角色都非常深入人心!

不走尋常路的展開模式+一眾演技在線的青年演員+劉詩詩的組合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至於為什麼把劉詩詩單獨作為一個要素,因為她具有演員的實力同時也保留了市場上所需要的流量,而從首播的表現來看,她也確實在嚴苛的背景下抗住了重擔。

但是相比以前她爆紅時期的《步步驚心》來看,影響力與號召力確實有所下滑,雖然這個與當前娛樂圈形式以及觀眾們日益豐富的文化審美密不可分,但我們也不得把視線轉移到劉詩詩本身,甚至是以劉詩詩為代表的85後“四小花旦”。

確切說來,“四小花旦”這個詞,最初並不是由官方提出的。

這個名號源於2000年,最開始傳播主要依靠的還是民間媒體。直到2002年,《南方都市報》才把趙薇、章子怡、周迅和徐靜蕾這四位女星,正式統稱為“四小花旦”。

2009年,騰訊網又聯合了業內百家主流媒體,由民眾和記者參與票選,並且得到了中央電視臺的報道認可。又再一次從80後這一批女星中評選出了新的“四小花旦”。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當時獲選的人是黃聖依、劉亦菲、楊冪和王珞丹。這次評選結果一出,質疑聲不絕於耳。到了2013年的時候,《南都娛樂週刊》又再評選了一次“四小花旦”。

這次評選的標準則完全是按照當時市場風向而走,以流量作為劃分標準,選取了當時最具流量和潛力的女星,通過集結網友、媒體評審團、圈中人評審團的力量,評選出了楊穎、劉詩詩、楊冪、倪妮為新“四小花旦”。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這屆四小花旦當時憑藉著巨大的流量人氣,在近十年的娛樂圈如魚得水,影視、時尚、代言等各項資源統統傾斜給他們,甚至在全娛樂圈掀起了一種潮流——有流量、有話題、有曝光就是王道的風尚。

然後娛樂圈的風向無常,還沉浸在流量泡沫裡的四小花旦還沒來得及準備,就被新生代實力流量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周冬雨,張子楓,楊紫等90後新生代實力小花,改變了市場唯流量是從的瘋狂狀況。尤其是在《七月與安生》之後,流量加實力似乎成為了現今娛樂圈的一種標配模式,二者缺一不可,所以現在享受過最大紅利的85後小花們似乎也在遭受著高流量帶來的反噬。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老牌的四旦雙冰屹立在娛樂江湖多年,90後小花們不論是人氣還是業務能力都在不斷趕超,夾在這中間的85後花旦,愈發處於尷尬的境地——年齡已屆而立,不再適合出演傻白甜,事業面臨轉型。

但85後四小花旦,無一人有華語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三金獎項的加持,也沒有獲得過有分量的提名,演技無法與人氣相匹配,只有用高不成低不就來形容她們的處境。

所幸流量紅利還沒有完全結束,楊紫曾在採訪中說,自己為了接到某個重要的角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最後還是被頂替了,她也不得不承認商業價值的重要性,而商業價值很大程度上是由粉絲所決定的。

她們在粉絲基礎、百度指數、商業價值、時尚資源等方面傲視其他業務能力更為突出的前輩們,甚至依舊佔據一席之地。

03——劉詩詩的艱難轉型之路

隨著粉絲經濟的衰落和影視劇對於質量的追求,擺在流量明星面前只有轉型或者死亡兩條路,劉詩詩也是如此。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她在《步步驚心》之後,事業進入巔峰期,但是後續拍攝的電視劇,例如《步步驚情》、《女醫明妃傳》等,大部分都是延續以往風格,毫無突破與變化導致觀眾審美疲勞;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要不就是接到《傷心童話》、《那年青春我們正好》等內容陳舊,毫無新意的電視劇或者滑稽取寵的東西,難以讓新型觀眾接受。

結婚之後,劉詩詩的事業心越來越小的,看她的作品不難發現,她在婚後進入大規模減產,尤其是2018年,直接進入“神隱”階段。作為2011年,與楊冪一樣因為穿越劇爆火的小花旦,劉詩詩顯然與楊冪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事業道路。

楊冪結婚生子之後,依舊維持著高曝光度。而劉詩詩則把重心放在了家庭關係中。除了固定的時尚活動,外界幾乎不瞭解劉詩詩在幹什麼。

而這一段“神隱期”,顯然也成為了她思考轉型之路的關鍵期。

2014年的《繡春刀》,因口碑而實現票房逆襲,備受好評。但劉詩詩也因為這部作品,經受了演藝生涯中最多的專業批評,“雙眼洞”、“表情無神”、“面癱”是被提到最多的關鍵詞。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正因為流量時代的退卻,演技需求被提上日程,尤其是像《繡春刀》這樣實力演員眾多的劇組,稍稍不集中便會更加明顯。

2017年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劉詩詩的表演固然有進步,但並沒有得到徹底的改善,她的眼睛依然是她表演裡最大的硬傷。以短髮示人想要尋求突破的她,又一次輸給了演技裡的“歷史遺留”問題,觀眾並不買賬。

劉詩詩的這條轉型之路走的艱難,但這條路已經不是她一個人的選擇,而是大勢所趨。楊冪為了尋求轉型,放棄圈錢又方便的大女主電視劇,轉去拍了現實題材的《寶貝兒》;

李易峰為了尋求突破,在《心理罪》後進入《動物世界》劇組,作為一個流量放棄一整年的曝光,終於換來了口碑票房雙豐收的突破。

演員轉型的關鍵就是提高業務能力,專心磨練演技,學習好演員的品格,認認真真演戲,踏踏實實做“人”,不要把精力放到明爭暗鬥之上。

專心養胎的劉詩詩女神,能夠憑藉這部劇回到流量頂峰嗎?

今日你放棄了所謂曝光流量,觀眾所不一定會放棄你。

今日你擁有的所有關注焦點,觀眾早晚有一天給別人。

唯有好實力和好作品,才是“永葆流量”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