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在春光明媚的下午走进小通巷,

这条街安静得令人诧异。

小通巷前临宽窄巷子,右临奎星楼街。

一面人流如织,一面五味俱全,

但是它就事不关己地躺在后面,

宛如午睡的老少女,

大地像一把隐形的扶手椅,

空气中有一盅冒着热气的三花茶。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太阳下,街道两排的店仿佛已经快关门,停在路上的车仿佛停了一万年,装修到一半的楼仿佛不会再继续,可檐间屋下,又有花草葱茏,谁家的店门又开了,进出匆匆。原来有生意。

这里就是著名的网红街鼻祖小通巷,

前阵子刚开街的熊猫主题街。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亲爱的滚滚,这里你还喜欢吗

2019年3月23日,小通巷举行熊猫文创街开街仪式,报道说有9个固定展位展示大熊猫文创产品,另外10个流动展位留给文创企业和手工匠人。

于是走进这条不足200米的小巷,舒姑娘就开始数熊猫。地上的、街上的、墙上的、穿着唐装的、穿着汉服的、穿着皮草的、穿马甲的、穿竹笋的……怎么还有没穿衣服的?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人家是北极熊。”舒姑娘立刻为其辩解。正当我俩在研究这只熊猫怎么没穿衣服时,实习妹妹小炽叫了一声。

“这里好多熊猫!”

凑上去一看,是一个店门紧闭的毛线店,隔着透明的玻璃,橱窗里面有许多线团做的熊猫。

“哇,好丑啊。”我们忍不住感叹。

最显眼的是一种只有一个黑眼圈的熊猫,仿佛海盗船长,又像是被揍了一拳的白熊。

“快走快走,万一老板听见想打人。”舒姑娘催促。

“啊,这下面的更丑!”原来柜子底下还有一坨十分壮硕但表情更为呆滞的瞎眼熊猫。我抬头看刚才的海岛船长,想到刚才说它丑,不禁有些内疚。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我当年混小通巷的时候,这里可不是这样的。”舒姑娘感叹道。

这个号称十四岁就开始混建设路的·成都本地的·在吃货界拥有姓名的·经常迷路的·街妹儿·舒姑娘,回忆起往日的峥嵘岁月,也不胜感慨。

“那个时候人很多,朵朵家需要排队,两边有很多住户,许多杂货铺,就是菜市场经常看到的铺子都有,街上搓麻将打牌的,人气很足。”

20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16

20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17

她一面走一面说,一面还把手里的乌苏啤酒罐往电线杆旁边的小房子样的垃圾桶里塞。塞半天塞不进,仔细一看,竟不是一个垃圾桶,而是一个通信设施。

哇,简直过分,

长得这么像垃圾桶还在电线杆旁边。

周围还散落着一些垃圾袋,

看来把它认作垃圾桶的不在少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然,小通巷的历史比舒姑娘的回忆久远得多。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小通巷曾是少城中的一条半截小巷,清代名仁风胡同。民国初少城中各胡同改名时,因为这条胡同的巷道狭窄,有如一条通道,所以就命名为小通巷。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近代话剧活动家曾孝谷曾经居住于此,其根据斯陀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七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为中国话剧创作史上第一个剧本。曾孝谷自演黑奴妻,引起轰动,颇获好评。他后来在成都当美术老师,与李叔同通信,语多失意。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小通公寓有一整面外墙画有中国话剧史上几个著名瞬间,《黑奴吁天录》、《茶花女》、《茶馆》,记录了那段灿烂的,开天辟地的少年时光。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后来这里成了工人的居住地。上世纪70年代,成都一家生产保温瓶的工厂在这里建址。到2006年,这个被废弃的保温瓶厂房摇身一变,成为背包客栈“四号工厂”,是小通巷先锋文化与艺术家生活的领头羊,代名词。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小通巷最红的时候,是2012年。那时候的小通巷,一面是干货杂铺居民生活,一面是间杂其中的清新小店,咖啡店、私房菜、酒吧、水吧。每家店几乎都有个小阳台,一下子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仿佛不是进店而是访友,充满了生活感。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茶室“无相”的竹帘、“奈良森林”的樱花和小鹿、私房菜“米豆”、“飞鸟鱼”、火锅店“烹火”、一座难求的“朵朵家”……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店铺一家家开起来,

线上线下口口相传,

这条清净的小巷生意红火起来。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那一年在朵朵家抄作业的女生和男生

“每当我走进小通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五年级时和班上那个男生相约在朵朵家抄暑假作业。”舒姑娘突然提起另一段往事,表情微妙,语气高昂。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他是转学来的,我们互有好感,但是又不敢表示,于是暑假的某一天,他突然约我,‘我们去小通巷做作业吧’。我多高兴地去了,一人点杯水,摊开作业,顿时和店里那些耍朋友的拉开了距离。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后来呢?”我问。

“后来我们就再来了一次朵朵家,就没带作业了。”舒姑娘笑呀笑。

“我是说你们两个后来?”

“后来他读中专去了,就不知道去哪了。”舒姑娘仔细一想,“对了,那个时候不是做作业,是抄,他抄我的数学作业。啊,一直是他抄我的作业。”舒姑娘仿佛找到了这段童年暧昧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原因,不禁痛心疾首。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朵朵家旁边的店前有只巨大的阿拉斯加,坐在阳台上张望。有的人走在街上,总认为每一只猫猫狗狗都在勾引自己。

舒姑娘对它一招手,它立刻热情地回应,“嗷呜——”

舒姑娘吓得一抖,连忙道,“打扰了打扰了”。要走又有点不甘心,问,“可以摸吗?”

主人家似乎不在意,“可以,它叫豌豆豆,很温柔。”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豌豆豆不问世事的样子,长着长长的毛,夏天也不剪,怕得皮肤病,开空调散热。舒姑娘刚靠过去,它就逮着机会亲了她一脸,还恨不得跟她走的样子。

米粉店的舒姑娘在录Vlog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在小通巷,舒姑娘最爱吃的是米粉店。

巷尾转角,一帘绿意撞入眼底,

细看绿底下点点白花,是木香花。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木香花后面是一家米粉店。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我们点了一大碗新疆米粉,米粉像土豆粉一样滚圆滚胖,浇头的肉粒颗粒分明,分量十足,搭配新疆特产的乌苏酒。

坐在小阳台上,隔着木香花架往外望,路面被太阳晒得像白铁水,人烟寥寥,好半天才有辆车子过,带着拖长的声音,“收旧洗衣机、冰箱、旧空调、旧手机——”

成都风味| 一个成都姑娘的小通巷往事

正在录Vlog的舒姑娘表情一凝(此处强制插入广告:好好吃饭玩Vlog啦,舒姑娘带你逛成都。地地道道的成都生活,巴巴适适的成都味道,戳下面观看)

走过这二百米的安静小巷,街角一树树红叶樱花开得如火如荼,仿佛再安静也要开。就像街上那一个个寂寞得没人来看的熊猫雕像。看罢又暗笑自己自作多情,想起汪曾祺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的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END

————

图 | 齐飞翔

排版 | 刘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