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原來金錢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與錢好好相處》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讀的一本書《與錢好好相處》

後的看法,先說這本書的作者,維奇魯賓和喬.杜明桂。

談談—原來金錢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與錢好好相處》

偉奇魯賓以前是演員,杜明貴曾經是股票經紀人,杜明貴在華爾街工作時,發現有錢人不見得比較快樂,他們也有很多煩惱,就像他以前成長在貧民窟的鄰居一樣,於是開始思考如何在金錢和快樂‌‌中取得平衡,於是在1992年出版了《跟錢好好相處》這本書,雖然杜明桂已經在1997年去世了,但他的理念還是影響了千萬人,好了,廢話不多說,讓我們正式開始。

首先作者在開頭就問了一個小學生很流行的問題-要錢要命,‌‌如果真的有人拿槍指著你的頭,相信你會把錢包丟出去!‌‌為什麼這樣的威脅會有效,這是因為我們認為生命比錢重要,但真的是這樣嗎?

談談—原來金錢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與錢好好相處》

在現實中為了工作,失去健康,失去時間,失去幸福人真的不在少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下班後,開車回家,回家吃飯,沖涼,都九點多了,第二天又要早起去上班,我們的時間和快樂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消失了!‌‌這樣看起來好像是錢比較重要!‌‌其實也是我們辛苦賺錢就是為了要過更好的生活,作者認為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生活快樂和金錢自由。但這兩個目標卻像是互相排斥的。有發現嗎,當你越努力賺錢加班工作留給自己的時間就越少,生活品質就越來越差,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有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賺到錢又可以過快樂的生活。

有的!這個方法‌‌可能會刷新你對財務自由的觀念,而且我們聽過這個詞他就是節儉簡約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我們不要花錢,全部都省下來嗎?不是!作者不是叫你做吝嗇鬼,而是思考對你來說多少才足夠,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要賺多少錢才可以達到幸福還是隻是想著要賺很多很多的錢,到時候慢慢想反正有了一堆錢誰都會開心起來的,

不過這個讓我想起根據科學研究顯示,當我們擁有的錢財超過了一定的數額過後,獲得更多的錢也不讓我們更開心,錢夠用就真的夠了。聽起來好像有點虛偽,有錢誰不要!‌‌冷靜一點,我給你舉一個例子,當肚子超級餓,很想吃麵包的時候,這時我給你吃一片你會覺得超好吃再來一遍可以嗎?然後再給你吃第二片,你會開心。再來再給你第三遍還是會覺得很好吃,想象一下如果你再吃多十片你可以嗎!‌‌可能你會覺得知道第四第五篇的時候已經很夠了,很撐了。再吃下去甚至會覺得有點噁心,看到麵包就會想吐,這個就是著名的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作者把它製成了滿足曲線,最初只要給我們一點點想要的滿足度就會大大提升!‌‌但是隨著數量的增加達到一個點,然後我們不但不會被滿足,他會開始厭惡,滿足度慢慢的下降,作者發現當我們為基本需求花錢時,滿足度是上升了,可是當我們開始為了不重要的奢侈品花錢曲線就會往下,這就是為什麼開頭提到作者發現有錢人不見得比較快樂,因為他們的滿足期限已經超過了豐足點,這時候滿足度已經走下坡。

談談—原來金錢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與錢好好相處》

私人噴氣式飛機在藍色的天空

作者也分享了他的秘密,金錢是交換生命活力的工具,意思是我們用生命活力,換到今天比如說我們工作付出時間得到薪水,同時我們也可以用金錢換取生命活力。我們付錢買想要的東西或者是服務,得到滿足感,碰到一些我們喜歡的東西,作者要表達的是我們在用時間換金錢,但是不管你是用一小時換10塊100還是1000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時間你的生命還有多少個小時可以用,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意義,也是之前提到的我們所追求的生活快樂。

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追求,今天認為有能力賺越多,花越多的錢就越快樂,生活越美滿,確實是這樣的想法,是沒有錯的,因為你的滿足期限還在上升,還沒有達到風俗點!‌‌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風俗點在哪裡?‌‌是要賺100,1000萬還是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當你搞清楚了之後,你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檢視你的生活,‌‌認真的想怎麼做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你想要的幸福到底是什麼樣的,看清你自己的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幸福,然後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活,不要被錢吞噬了你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