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市基本情況概述

那曲市隸屬西藏自治區,地處西藏自治區北部,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怒江、拉薩河、易貢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頭。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市,南接拉薩市、日喀則市、林芝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

那曲市屬高原亞寒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境域面積450537平方千米,下轄10個縣1區,總人口462382人(2010年),擁有中國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孝登寺等。[1]

那曲市因境內那曲河而得名,1959年10月,那曲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那曲(黑河)地區管轄。1965年11月3日,國務院批准正式將黑河縣改名為“那曲縣”。[2]2017年10月,國務院同意撤銷那曲地區,設立地級那曲市。[3]2018年,那曲地區“鄉(鎮)文藝隊標準化建設”項目獲得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創建資格。[4]

2018年5月7日上午,西藏那曲市舉行撤地設市掛牌儀式。那曲市成為西藏第六個地級市,是目前全國最年輕、海拔最高的地級市。

那曲地區地處西藏北部,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怒江、拉薩河、易貢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頭。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市,南接拉薩市、日喀則市、林芝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地理位置約東經83度55分至95度5分,北緯29度55分至36度30分。

地貌

西藏那曲市基本情況概述

那曲火車站

那曲地區地處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

中部屬高原丘陵地形,多山,但坡度較為平緩,大多數山呈渾圓狀。

西北部海拔較高,由於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脈的分支山脈或餘脈,山峰較多,地勢險峻,高差顯著,海拔高度均在5500米以上,最高的桑頂康桑山,海拔約6500米。

北部屬唐古拉山區域,系典型的高原山川地形,呈不規則橢圓形。唐古拉山脈呈屋脊狀,橫臥其間,地勢中部高,南北低,西高東低,由中部的6,600米,逐步下降到北部的4700米、南部的4500米,平均海拔在5,200米以上。這一地區的山脈由東向西延,主要有唐古拉山脈、托爾久(小唐古拉)山脈,桑卡崗(申格里貢山)山脈。

東部屬高原山地,海拔在3800-4500米之間,平均海拔約4100米,地勢呈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狀,海拔漸次降低。該地區西部海拔4400多米,多低山丘陵;東部海拔3,800多米,多高山峻嶺。因地形較為複雜,區域內除少量地方有部分高山草原外,其餘均高山突兀,山勢險峻,高山與高山之間形成深深的峽谷,谷底與山頂之間的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

南部屬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交匯地帶,部分地區海拔在5,000米以上,屬高原丘陵;部分地區高山突兀,山勢陡峻,高山與高山間形成狹長的深谷;在鄰近林芝地區的地方,海拔高度急劇下降,海拔僅有3,000米左右,分佈有較大塊的谷地平原。

氣候

那曲地區海拔較高,熱量不足,氣候嚴寒乾旱,其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一半,藏北高原是西藏氣候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是典型的亞寒帶氣候區。高寒缺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溫為-0.9℃至-3.3℃,年相對溼度為48-51%,年均降雨量僅在100-200毫米之間,年日照時數為2852.6-2881.7小時,全年氣候乾冷,無絕對無霜期。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乾旱颳風期,一旦下雪就很容易成為雪災,這期間氣候乾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時間又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佔全年的80%,綠色植物生長期全年約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這個季節。

水力

西藏那曲市基本情況概述

那曲境內河流縱橫,水利資源極為豐富。長江、怒江都發源於這片世界之顛的地方,那曲境內匯入這兩條江的支流各達20多條,匯入內陸湖泊及雅魯藏布江的大小支流多達30多條,其他季節性河流不計其數。另外,那曲還分佈著高原四大名湖之一的納木錯,西藏三大雍湖之一的當惹雍湖,湖泊星羅棋佈,數量多達3000多個。

礦藏

截止2012年,那曲地區已探明的礦種有232種,其中,黃金、白銀、鉻、鉛、鋅、食鹽、鋰、瑪瑙、水晶、硼鎂、石油、玉石等已探明儲量。蘊藏量豐富的有黃金、鉛鋅、食鹽、硼砂、玉石等十多種,鉻鐵、銻等礦種,還有地熱、銅、鐵、硼、菱鎂等礦種。據不完全統計,全地區共發現黑色、有色、貴金屬、非金屬及寶玉石礦共46種,礦產地335處。其中大型礦床11處、中型礦床20處、小型礦床(點)304處。經勘查探明儲量的礦種12種,礦產地20餘處。

植物

那曲地區東部的比如、嘉黎、索縣的部分高山深谷中,蓄積著茂密的森林,森林面積為22萬公頃,活立木蓄積1000多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冷杉、雲杉、柏樹、松樹、闊葉樹及高山櫟等。

動物

那曲地區生長的野生動物中,有10多種是特有的珍貴物種,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對象,如野犛牛、野驢、藏羚羊、高原熊、獐子、白唇鹿、雪豹、猴、猞猁、盤羊、石羊、黑頸鶴、天鵝、白馬雞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還有毛皮珍貴的狐狸、旱獺等,黃羊、雪雞、狼、野鴨、黃鴨、斑頭雁等動物。列入國家和自治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共有40多種。藏北高原最具特色的珍稀動物首推野犛牛,藏語稱作“重”。

太陽能

那曲地區的平均日照時間在2886小時以上,具有日照時間長、日照率高、太陽的輻射力強等特點,發展太陽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尼瑪縣和雙湖特區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已經投產輸電。許多企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家庭已利用風能、太陽能採暖、照明。

人文景觀

●古代象雄遺址

遺址距今約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苯教就形成於此時。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並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弔和觀光。

古老的象雄產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西藏傳統土著宗教“苯教”的發源地,對後來的吐蕃以至整個西藏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八宿嘎學巖畫

位於八宿縣城以西5公里處的巴冬村牧場上。這裡山勢高大,坡大路陡,交通極為不便,騎馬快行約需一天。整個巖畫是在一塊巨大岩石上雕鑿的。是昌都地區至今發下的唯一一處早期巖畫群,它為研究八宿一帶早期的社會形態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自然景觀

●雅礱風景名勝區

雅礱風景名勝區是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山南雅礱河流域為全國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也是西藏第一個國家級風景區。該風景區地處藏南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陽光充足,空氣清新,視野遼闊。風景區以澤當鎮為中心,向東西延伸十大景區58個景點,景點面積約1580平方公里,風景區內除雅拉香布山海拔6635.8米外,其餘地帶海拔高度在3450至3600米之間。

●羊卓雍錯

西藏那曲市基本情況概述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也稱羊卓雍湖(當地人通常簡稱為“羊湖”),因為藏語“錯”就是“湖”的意思。從地理上劃分屬於山南地區的浪卡子縣。羊卓雍錯,藏語意為“天鵝池”,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千米,南北寬70千米,湖岸線總長250千米,總面積638平方千米,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位於東經81.3°,北緯31°海拔6638米(另說海拔6714米),是岡底斯山的主峰。岡仁波齊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