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怎么用?资源怎么整合?看湖北广电怎么做

电视指南:湖北广电在在此次全国两会报道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就是突出一个“融”字,最大的亮点,就是力求实现一个“全”字。充分利用移动采制的优势,并尝试利用5G传输、全息投屏等新技术,提升了报道效率,并通过融合的力量,做强主流舆论,加快挺进网络“主阵地”。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4K超高清、5G网络传输、虚拟主持人、全景VR……2019年的全国两会,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被应用到新闻现场,可以说这是一次融媒体运用的“验收场”。其中,今年湖北广电在按照中宣部精神和省委宣传部的要求部署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就是突出一个“融”字,最大的亮点,就是力求实现一个“全”字。

一支队伍覆盖多个平台

新闻生产真正做到“全程”传播

从2月28日起,湖北广电就推出大型全媒体行动《我给两会捎句话》,在省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截止到3月4日,已经进行了8场全媒体直播,单次阅读量保持在70万次左右。这次全媒体报道,不仅集合了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湖北之声、湖北经视、长江云的策采编发力量,更是融合了103个市县级媒体,120个云上系列参与,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央广等央媒以及今日头条等社会平台都对节目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分发。

通过这次全媒体行动的实际操练,湖北广电可以说真正做到形成“一支队伍”、覆盖多个平台,促使新闻生产体系更新升级。


电视指南 | 新技术怎么用?资源怎么整合?看湖北广电怎么做


进入两会时间,湖北广电进行全程传播,更是发挥了全媒体直播的优势,《我给两会捎句话》推出升级版。开展多屏联动(广播、电视、移动端)、多地互动(北京、武汉各市州县)的全媒体直播。让代表委员、专家学者、湖北各地百姓,通过北京、武汉两地的全媒体演播室以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移动直播端口实现实时互动。力争形成全国两会新闻融合报道的“现象级产品”。

与此同时,湖北广电在全国两会推出体现“四力”的主题宣传报道,是其开展“自我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报道中,首次采用组合式结构:习总书记原声传递嘱托+走基层方式讲述故事+述评式《长江评论》表达观点。开篇报道《飞回大山的95后幺妹》被学习强国平台首页采用。


电视指南 | 新技术怎么用?资源怎么整合?看湖北广电怎么做


除此之外,两会期间,湖北广电还推出《大国定力》《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履职观察》等一系列故事性、可视性更强的主题报道。

对此,湖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郭忠总结,湖北广播电视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全媒体”讲话精神,在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多平台多视角发声,融合传播勇立潮头,以新发展理念多方面打造新媒体形态,不断在摸索中前行,成效初显。

周密准备加创意表达

“全息”“全员”传播下产出多部“爆款”

在全国两会前期策划阶段,湖北广电就组建了服务两会的新媒体采制团队,起用90后年轻人作为生产统筹,分小组开展创意竞赛,大力培养全媒编辑、全媒记者。从2月26日开始,陆续推出快闪小视频、高清组图、H5等特色产品,在“网、端、微、屏”上同时发布,从而进行“全息”传播,突破物理尺度。

3月3日,小视频“超燃60秒”在抖音上一发出,点击量就迅速过万。“超燃60秒”第一期《带着提案上北京》等节目还被推上学习强国平台首页。H5产品《满载国事的列车》,创意产品《两会连环话》等也收获良好的口碑和传播效果。


电视指南 | 新技术怎么用?资源怎么整合?看湖北广电怎么做


湖北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向培凤介绍,通过提前两个月超前谋划,推动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湖北之声、湖北经视、长江云等媒体,并调集103个市县台媒体平台资源,以及长江云120个云上系列,从选题策划、采访制作、直播采点、产品分发,全流程“合桌办公”,真正实现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真正做到“全员”传播。

从2月26日开始,湖北广电陆续推出一批主题报道和新媒体爆款产品,产品多、发布快,形成多个爆款遍地开花的融媒传播热烈局面。制作的60秒快闪小视频、高清组图、H5、4G直播、抖音小视频等特色产品,在“网、端、微、屏”及官方抖音号上同时发布,第一时间展示了“北上列车上的议案提案讨论会”“抵京第一夜”“代表委员履职故事”“牢记总书记嘱托的奋斗故事”等鲜活报道,聚焦民生,传递百姓心声,实现了对“全国两会”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全效”传播创新传统广电生产方式

多维运用高科技提升报道“新鲜度”

在此次全国两会报道中,湖北广电进行创新传统广电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移动采制、5G传输、全息透屏等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报道的“新鲜度”。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负责人郭小容提到,这些尝试突破功能尺度,实现“宣传者变服务者”式传播,并且已经在此前的预热和开幕报道中投入使用。


电视指南 | 新技术怎么用?资源怎么整合?看湖北广电怎么做


比如在3月1日与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赴京参会的报道中,湖北广电通过移动采制技术,生产了多元化的音视图文产品。出发前,全媒体直播代表委员出发全过程,并第一时间配发高清大图;列车上,手机直播、手机采访、手机出镜,代表委员还未抵达酒店,《湖北新闻》的报道就已经播出;此外,还争分夺秒生产了“最燃60秒”、H5产品《满载国事的列车》《两会连环话》等数十个新媒体产品。实现了大屏小屏兼而有之,又各美其美的报道格局。在昨天政协的开幕大会以及委员通道、部长通道的报道上,也采用“融合生产、移动采制”的办法,完成了2个小时制作24分半钟《湖北新闻》两会报道专版这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


电视指南 | 新技术怎么用?资源怎么整合?看湖北广电怎么做


全媒体直播还体现在全媒体直播间的异地互动上。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在北京搭建了全媒体直播间,借助5G传输技术,实现电视、广播、网络的融合大直播。同时实现超高清4K采编制作能力,进行高清投影呈现。3月8日下午,北京、武汉两地的全媒体演播室以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移动直播端口,实现实时互动,形成全国两会新闻融合报道的“现象级产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广电还配合省委宣传部开展外媒邀约组织工作,参会国家数、媒体数达99家,创历史新高。采制了大量“故事体”报道,包括中缅25年的“大桥之缘”,阿尔及利亚“中国妈妈”等故事,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深度剖析开放、发展话题。长江云各平台全程直播,第一现场推出图文直播,第一时间大图置顶,与120个云上客户端形成强大报道矩阵,总点击量2.7578亿人次。《湖北新闻》《长江新闻号》两个栏目播出两个专版,共计一小时。

总的来说,湖北广电把这次全国两会报道视为对媒体深度融合的一次检阅、对“四力”教育实践的一次练兵。在两会报道中,湖北广电充分利用移动采制的优势,并尝试利用5G传输、全息投屏等新技术,提升了报道效率,并通过融合的力量,做强主流舆论,加快挺进网络“主阵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