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支足球队曾打遍东南亚无敌手

中国有支足球队曾打遍东南亚无敌手

1898年2月,英国基督教山雅谷牧师在厦门鼓浪屿创办以“诚与智”为校训的英华书院,又称“中西学堂”。因为创办者、首任主理金禧甫及继任者洪显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重视,英华学院创办不久,即成立了英华足球队(摘自美国学者琼格《归正教在中国》)。可以说,山雅各自己无意间为厦门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开篇,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英华组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足球队,分“虎、豹、狮、象”四个组,每周三和周六下午集训。这些“鞋子飞得比球还高”的中国孩子,从此驰骋于绿茵场,身手不凡,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绿茵劲旅。1903年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英华足球队经常和英国巡回舰队的水兵足球队进行比赛。当时,英国是欧洲足球先进王国,球技广泛普及,学生们向水兵学到许多基本功,除了攻守战略、整体配合之外,还有盯人、控球、头球突击、盘球劲射、长抽短拐等个人技术。比赛时,岛上居民围聚观看,称之为“脚球”比赛。当年从英华走出的学子,个个身强体健,充满活力。在鼓浪屿街头,常常见到穿黑色或白色高统袜,长袖或短袖T恤衫的英华学子,一身足球范儿。

中国有支足球队曾打遍东南亚无敌手

英华书院,是鼓浪屿影响较大的西式学校

英华足球队被称作是“中国现代足球的萌芽”。1940年代,球队远征台湾省和东南亚屡战屡胜,打遍东南亚无敌手,蜚声海内外。英华学生陈镇和曾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十届远东运动会,并两次获得冠军。1936年8月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陈镇和作为中国足球队左前锋和另一位厦门籍球员徐亚辉一同参赛,这也是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奥运比赛。上世纪早期,是中国足球的辉煌时期。从1913年至1934年的10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20年间连获9届足球冠军,日本人谓为“堂堂十年铁军”。陈镇和作为主力成员顽强拼争,被当时媒体称为“一代球王”。解放后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华足球队一直是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足球传统学校比赛的冠军。当时福建省足球队的队员八成来自厦门,厦门的队员又有八成出自鼓浪屿英华书院的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