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賈天榮


4月17日,69歲的郭臺銘宣佈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這位曾一手締造全球最有名製造業王國的臺灣首富,站在商業帝國的金字塔頂看遍風景,卻在70歲到來之前,決心去攀登另一座高峰。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看得見的土地我都要了。”

1974年,郭臺銘在臺灣走出了他傳奇般的商業生涯的第一步。

那一年,24歲的郭臺銘用母親給自己的10萬臺幣跟幾個朋友註冊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接下了第一筆塑料零件訂單。公司經營一度出現困難,他也曾向岳父借錢來維持難以為繼的公司。

當時的臺灣,蔣經國的經濟改革初現成效,同時加上美國的支持,臺灣經濟實現騰飛,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可以說,郭臺銘的發家史,也就是臺灣創造經濟奇蹟的發展史。

上世紀八十年代,看準了全球個人電腦時代開始後,擁有模具技術的鴻海很快就切入了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在極短時間內成為世界連接器的霸主,這時候的郭臺銘不過30出頭。

1988年,從美國回到山西老家探親的郭臺銘,乘著改革開放的熱潮,第一次踏上了深圳的熱土。他當即看中寶安鄉一處廠房,在此組建了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

這一年在後來被稱作大陸的“臺商元年”,成為郭臺銘在大陸事業的起點。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首次來深圳的郭臺銘(左二)

這一年,深圳敲響了內地土地拍賣第一槌,掛牌了內地第一家證券公司,而就在前一年,臺灣開放了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隨後,國務院出臺了支持臺商在大陸設廠的政策,兩岸遙相呼應下,1988年的深圳和郭臺銘是互相需要的。

在龍華選址時,彼時的龍華鎮不過還是一片被墳頭包圍的荒嶺,將成吉思汗視作偶像的郭臺銘秉持著開疆擴土的氣魄站在山頭:“看得見的土地我都要了。”

這也為富士康之後在這裡打下的製造業帝國砌上了第一塊磚。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1996年6月6號,開工4個月的富士康龍華園區以“深圳速度”完成建設,正式投入使用,世界級PC大廠康柏、英特爾、戴爾等陸續成為富士康重要客戶。此後10多年,富士康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狀態。

45年過去,當年的10萬臺幣已經長成2018年營收1546億美元(約1萬億人民幣)的工業巨無霸。如今的龍華園內也矗立起了100多棟廠房,成為富士康在大陸的大本營。

血汗工廠背後,臺灣之光還是臺灣之恥?

2010年之前,郭臺銘在媒體前的形象,除了是那個帶給臺灣驕傲的鴻海帝國的君王外,在面對諸多的事件時,更多會以“惡”的形象而告終。他管理工廠的鐵血手段在面對媒體時顯得更為強硬。

2006年,《第一財經日報》兩個記者刊登了富士康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的證據,結果被郭臺銘告到法庭索賠三千萬元。一名臺灣的週刊記者更因“恐嚇取財”為由被控告,和郭臺銘長期對簿公堂。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此外,富豪的名字難免與各色美女明星的名字聯繫在一起,而郭臺銘在很多人心中,也是一個有手段、懂風流的商業鉅子。

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員工馬向前從富士康觀瀾分廠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年僅19歲的生命,也讓彼時沉醉在“世界工廠“稱號中的國人第一次開始大規模重視這個稱號之下,國內工人殘酷的生存狀況。

這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富士康出現了轟動社會的“十二連跳事件”。對於富士康老闆的郭臺銘而言,這意味著他的名字第一次在大陸媒體中,從經濟新聞和娛樂新聞版塊,轉變到了社會新聞版塊。

儘管在12連跳後,郭臺銘也解釋說:

“全部12個員工,沒有一個人跳樓的原因是跟工作相關、跟薪水相關的。”

但這樣的說辭恐怕並不能讓外界信服,人們意識到,富士康在郭臺銘的帶領下幾乎精準地踩準了行業的每一個爆發點,但在一項項令人激動的貿易記錄背後,是一批批年輕人用青春消磨在流水線上換來的。

2014年,富士康員工許立志跳樓自殺,這位喜歡寫詩的流水線工人將自己的命運藏到了詩裡:

“一顆螺絲掉在地上

在這個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輕輕一響

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個相同的夜晚

有個人掉在地上”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密集的跳樓事件將富士康和郭臺銘被推到了道德的被告席上,郭臺銘在島內被罵作“臺灣之恥”,並遭到臺灣學術界嚴厲批判。超過180名大學教師聯署,批評富士康造成全世界前所未見的勞資困境。

輿論爆發那段時間,郭臺銘帶家人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散步,才出門十分鐘,就有大批記者收到通報蜂擁而至。郭臺銘感嘆說:

“我就像是個被通緝的要犯,哪裡都不能去,我也想找個地方藏起來,找個地道躲起來。”

跳樓事件之後,為了證明自己並非血汗工廠,富士康大規模開放媒體進場採訪,客觀記錄工人工作和生活狀態。在會見海內外200多名媒體記者後,郭臺銘主動帶記者參觀社區、廠區、車間、宿舍等,所到之處颳起陣陣“旋風”,被媒體記者圍堵追訪。

這一次,郭臺銘再不能以強硬地姿態面對媒體,也不能如處理明星緋聞那般遊刃有餘,舉重若輕。

事實上,直到今天,富士康還沒有完全脫離“血汗工廠”的名號。但爭議和負面無法阻擋郭臺銘構建自己的商業帝國。

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行榜中,郭臺銘身價達到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1億元,位列世界257位、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家首位。

“臺灣之光”與“臺灣之恥”,就在一線之間。

70歲後的另一種可能

2019年4月16日,69歲的郭臺銘說,媽祖託夢叫他出來為臺灣做事,給年輕人以希望。

此前的採訪中,郭臺銘一直否認自己將參與202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並稱臺灣地區領導人是最辛苦、最不好當的工作。他也曾在社交媒體上將這個決定形容為“人生從沒想過的一種可能”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亦如4年前的那個夏天,傳奇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對外宣佈角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巧合的是, 1950年出生的郭臺銘若在明年大選中當選,將和特朗普一樣在自己70歲時正式開啟自己的政治旅途。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據臺灣《聯合報》發起的網絡投票顯示,郭臺銘在五位國民黨候選人中得票率超過70%。《聯合報》16日還在報道中稱,根據網絡民調,島內認為郭臺銘是“領導人不二人選”和“參選勝算很大”的網友高達80.7%

在很多人看來,和大陸交好,是臺灣經濟向好的關鍵所在,同時是臺灣領導人候選人的必備條件。

而與大陸合作多年,對建成“世界工廠“功不可沒的郭臺銘,恰巧就是最懂大陸的那個臺灣商人。

郭臺銘: 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從篳路藍縷到臺灣首富的傳奇商人,他是以“血汗工廠”發跡的資本家,又將成為為了下一代希望從政的“良心”

前些年,擁有員工超過百萬(最高達150萬)的郭臺銘還刷新一個記錄——超過沃爾瑪,成為全球僱傭人數最多的老闆,“每天管理100萬員工,頭痛得要死。”

再往後,選擇從政的他將有機會去面對更大的挑戰,4月19日,郭臺銘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為首的一句話是:

“從商45年來,正面迎接挑戰是我的人生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